天安字典

《别王十后遣京使累路附书》

时间: 2025-05-02 19:54:25

诗句

重关晓度宿云寒,羸马缘知步步难。

此信的应中路见,乱山何处拆书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4:25

别王十后遣京使累路附书

作者: 杜牧 〔唐代〕

原文展示:

重关晓度宿云寒,
羸马缘知步步难。
此信的应中路见,
乱山何处拆书看。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晨曦中,重重关隘被云雾笼罩,
瘦弱的马儿知道路途的艰难。
这封信应该在路上就能见到,
但在这纷乱的山中,哪里能打开书信来阅读呢?

注释:

  • 重关:指山关,重重的关隘。
  • 晓度:清晨穿越。
  • 宿云寒:宿夜的寒云,形容天色阴冷。
  • 羸马:形容马瘦弱,路途艰难。
  • 缘知:因为知道。
  • :应该,可能。
  • 中路:路途中。
  • 拆书看:打开书信来看。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无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及对他人生活的关心,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和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律诗。杜牧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的气质,也有细腻的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牧游历途中,因思念友人王十而写,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同时反映了当时的交通艰难与书信传递的繁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严寒的清晨和艰难的旅途,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处境的理解。首句“重关晓度宿云寒”以清晨的寒冷与山关的重重叠叠,营造出一种孤寂和艰难的氛围,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接下来的“羸马缘知步步难”则通过对马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不易,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身处困境的同情。后两句“此信的应中路见,乱山何处拆书看”则表达了诗人对信件能否顺利送达的无奈与焦虑,暗示了人际关系中即使有情谊,但在现实中却难以联系的无力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景,又有人,令人感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重关晓度宿云寒”:在寒冷的清晨,重重的关隘被云雾笼罩。
    • “羸马缘知步步难”:瘦弱的马儿因知道路途艰难。
    • “此信的应中路见”:这封信应该在路途中见到。
    • “乱山何处拆书看”:但在这乱山中,哪里能打开书信来看呢?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马比作对旅途艰辛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拟人:赋予马以人类的情感,强调旅途的艰难。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旅途的艰辛与对友人的思念,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和书信传递的艰难。

意象分析:

  • 重关:象征着险阻和艰苦的旅程。
  • 羸马:象征着疲惫和无奈的状态。
  • 乱山:象征着复杂的环境与人生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重关”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马的品种
    • B. 山关
    • C. 城市
    • D. 河流
  2. “羸马缘知步步难”中的“羸”字意思是:

    • A. 强壮
    • B. 瘦弱
    • C. 疲惫
    • D. 健康
  3. 诗中的“此信的应中路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怨恨
    • B. 希望
    • C. 失望
    • D. 开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本诗对比,杜甫同样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而杜牧则更为个人情感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全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社饮 春晚 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 秋日登僊游阁 北窗睡起 霜晴 夜阅箧中书偶得李德远数帖因思昔相从时所言 初夏幽居 庚申元日口号 舟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字旁的字 张大其词 历精更始 黑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扑满之败 包含诒的词语有哪些 戾虐 火字旁的字 干名采誉 夙夜不解 几字旁的字 决不待时 隆德 点结尾的成语 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振结尾的成语 扬锣捣鼓 南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