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3:33
归至武阳渡作
刘克庄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在渡口两岸,盲风轻轻地扫过楝树的花瓣,高高的城墙在云雾中隐没。
在这遮蔽之际,留心看城西的塔楼,篷下归来的旅人要认清自己的家。
此诗描绘的是归途中的场景,结合了自然景物与归家的主题,体现了对故乡和归属感的向往。虽然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城西塔”常常被用作方向的标志,寓意归家的指引。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静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与个人漂泊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归途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
《归至武阳渡作》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作品,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对归家的渴望。开头的“夹岸盲风扫楝花”,用“盲风”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模糊的氛围,象征着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对家乡的模糊记忆。接着“高城已近被云遮”,将高耸的城墙与云雾相结合,暗示归家的路途可能被障碍遮挡,但又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而“遮时留取城西塔”则是诗人对家乡标志性建筑的深刻记忆,塔楼成为旅人归来的指引,寓意着希望和方向。最后一句“篷底归人要认家”,通过亲切的“归人”一词,把个人的漂泊与归属感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归家的迫切愿望和对故乡生活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让读者体会到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归属感的渴望。诗人用简练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传达了普遍的人生感悟,反映了人在纷繁世事中的归属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展现了在旅途中对家乡的记忆和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城”指的是:
A. 高耸的山峰
B. 高大的城墙
C. 高速公路
“夹岸盲风扫楝花”中“盲风”的意思是:
A. 看不见的风
B. 呼啸的风
C. 温暖的风
诗中“归人”是指:
A. 旅行者
B. 回家的旅人
C. 客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