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5:1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5:12:07
翰林两仙人,偶来听凤竹。
萧萧玉千竿,采采绿一掬。
少时负不群,中岁乃见触。
嗟余长十年,所至恋三宿。
径当还笏归,奚俟揲蓍卜。
夜郎与儋耳,老大费往复。
宜州殿其后,路险车又覆。
山中采芝去,舍下炊粱熟。
两位翰林的仙人,偶尔来听凤竹的声音。
那清风细雨中,翠竹摇曳,宛如玉竿千根,我只想轻轻采摘一捧绿色。
年轻时我曾不群,到了中年才有所触动。
唉,我已过了十年,所到之处都依依不舍。
现在应该返回官职,何必再等卜卦占卜呢?
夜郎与儋耳,这些地方我已老去,反复往返太耗费时间。
宜州的殿堂在后,路途险峻,车子又翻覆。
山中去采芝麻,家中已经炊熟了粱米。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震,号白石,宋代诗人,著作颇丰,尤其以词和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历程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时间的流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承载了刘克庄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表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翰林仙人出现在凤竹旁的情景,展示了人间与仙境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意境。而“少时负不群,中岁乃见触”则揭示了人生经历的变化,年轻时的孤独与不群,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获得了对生活的理解与触动。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感慨自己在外漂泊十年,所到之处都难以忘怀,展现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眷恋与无奈。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思考,虽然知道应该返回官场,但又对占卜命运的无奈感到失落。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克庄的诗风主要是:
A. 豪放
B. 清新自然
C. 哀婉
D. 浪漫
“少时负不群”意思是:
A. 年轻时与众不同
B. 年轻时失去机会
C. 年轻时感到孤独
D. 年轻时与人争斗
诗中“夜郎与儋耳”主要象征:
A. 富贵
B. 偏远
C. 和平
D. 忍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