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1:3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1:32:58
长门怨
作者: 崔颢 〔唐代〕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
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
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
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君王的宠爱刚刚消退,抛弃了我在长门宫中。
紫色的殿宇里长满青苔,高楼上明亮的月光显得空荡荡。
夜深愁苦在枕上滋生,春意已然撤去帘子。
我泪水已流尽,却没有人来问候,容颜的美丽已在镜中消逝。
长门宫是历史上著名的宫殿,常作为后宫的代称,代表着女性的柔弱与孤独。诗中提到的“君王宠初歇”暗示了后妃的命运,反映了古代女性的悲惨处境。 “容华落镜中”则是对美丽易逝的深刻感慨,揭示了时间和宠爱无情的流逝。
作者介绍:崔颢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诗作的清新、婉约而著称。他的诗风受李白影响,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盛世,但宫廷内外的权力斗争与后宫嫔妃的悲剧命运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对女性的命运给予深刻的同情与反思。
《长门怨》以女性的视角展现了皇宫内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充满了悲伤与惆怅。开头两句“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直接点出主题,表现了妃子的失宠与被抛弃的痛苦。接下来的描绘则将这种孤独感进一步深化,紫殿青苔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的萧瑟,也暗示了情感的荒凉。
“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通过夜晚的愁苦与春意的消逝,强化了女性孤独的心理状态。最后两句“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也有对美丽衰退的无奈与叹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等修辞手法,如“紫殿青苔满”对比宫殿的华丽与荒凉,表现了失宠后的孤独。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妃子的视角,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美丽与青春易逝的深刻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门宫”象征什么?
A. 皇权
B. 孤独与失落
C. 春天
“泣尽无人问”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绝望与孤独
C. 兴奋
诗中“容华落镜中”意指什么?
A. 美丽长存
B. 美丽的消逝
C. 美丽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