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轻车》

时间: 2025-04-26 04:36:28

诗句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

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

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

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

今日杯酒间,见君交情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28

原文展示

赠轻车
——崔颢 〔唐代〕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
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
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
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
今日杯酒间,见君交情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行归来的思念与感慨。诗人经过漫长的旅程,春天已经过去,回到家乡。幽冀的桑树开始发芽,洛阳的蚕也快要老去。回忆起过去在战场的日子,别离时的心情十分草率。北方的烽火不断传来,边城总是早早关闭。诗人与朋友相识不多,未能尽展情谊,今天在酒杯之间,终于见到了你,感受到深厚的友情。

注释

  1. 悠悠:形容长久而悠远的样子。
  2. 经春:经过春天,指时间的推移。
  3. 幽冀:指幽州和冀州,地名,古代的几个地方。
  4. 桑始青:桑树刚刚发芽,象征春天的到来。
  5. 洛阳:古都,表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6. 戎马地:指战场,戎马为军队的象征。
  7. 草草:匆忙、草率。
  8. 烽火:指战争的信号,象征动荡的世事。
  9. 边城:边界城市,通常是战争较多的地方。
  10. 怀抱:指情感的表达与倾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颢,唐代著名诗人,字颢,号天涯,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俊逸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崔颢的旅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与朋友重聚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动荡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忧虑和不安。

诗歌鉴赏

《赠轻车》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经历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惜。诗的开头以“悠悠远行归”引入,给人一种旅途的孤独感,而“经春涉长道”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不易。接下来的“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通过对桑树和蚕的描写,突显了故乡自然的变化,与自己内心的感受形成对比。

在回忆过去的“忆昨戎马地”中,诗人感受到战场的沉重与别离的草率,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与短暂。而“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则使得情感更为悲壮,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生活。

最后两句“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展现出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与久别重逢的喜悦,呼应了诗的主题。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悠悠远行归:表达了旅途的漫长与归乡的期盼。
  2. 经春涉长道:时间的推移与旅途的艰辛。
  3. 幽冀桑始青:故乡的春天已经到来,象征着生机。
  4. 洛阳蚕欲老: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故土的变化。
  5. 忆昨戎马地:回忆起过去在战场的经历。
  6. 别时心草草:别离时的心情匆忙,显得十分无奈。
  7. 烽火从北来: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带来不安。
  8. 边城闭常早:边境城市因战争而封闭,暗示动荡。
  9. 平生少相遇:与朋友相识不多,渴望相聚。
  10. 今日杯酒间:重聚的喜悦在酒杯之间得以体现。
  11. 见君交情好:感受到深厚的友情,表达对彼此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悠悠远行归”和“经春涉长道”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自然景象隐喻人生的变迁,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突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战争带来的不安与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远行:象征着人生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2. 桑树:代表着故乡的自然与生机。
  3. 战场:象征着动荡与不安的历史背景。
  4. 烽火:战争的象征,带来恐惧与忧虑。
  5. 杯酒:友情的象征,代表重聚的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景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A. 冬雪
    • B. 春天的桑树
    • C. 秋叶
  2. 诗中的“烽火”象征着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旅行
  3. 诗中提到的“边城”通常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关闭?

    • A. 恶劣天气
    • B. 战争
    • C. 节日庆典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相比,崔颢的《赠轻车》更注重对友情的深情表达,而李白则侧重于对离别的感伤与壮志豪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均体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的艺术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丁东泉 度剑有日高永康以诗送行次韵 阮亨甫寿乐堂澹庵各一首·澹庵 晚晴 昭君行 又和 送商总郎三首 次张亚夫喜雨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贵妃阁 寿崔西清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竹枪 陈言务去 开结尾的成语 一鼻子灰 丶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孽障种子 卜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马如流水 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南词 墨梅 贯朽粟红 白卫军 淫词艳曲 斗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