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49
题沈隐侯八咏楼
作者: 崔颢 〔唐代〕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在阳光明媚的东梁,守望着这座楼,俯瞰着越中风景。
绿窗外明亮的月光照耀,古人的青史已无踪影。
江面平静,可以听到山间猕猴的叫声,长河蜿蜒,偶尔有大雁飞过。
登高望远,晚霞映照着白云,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惆怅与遗憾。
崔颢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精湛的诗才著称。他的诗风兼具清新与雄浑,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题沈隐侯八咏楼》写于诗人与沈隐侯的友谊背景下,诗人借此楼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赞美,反映了对古人事迹的感慨。
崔颢的《题沈隐侯八咏楼》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情感的诗作。全诗通过对东阳的描绘及窗外的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惆怅的氛围。开头两句通过“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营造了一个明丽的自然背景,诗人站在楼上俯瞰,目光所及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色。接着,诗人用“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一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古人的成就逐渐消逝,让人感到一丝惆怅与思索。
后半部分“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则描绘了更加生动的自然场景,静谧的江水与远处山中的猕猴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在傍晚时分登高望远,白云的悠然与自身的惆怅形成对比,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遗憾。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崔颢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人生的短暂与历史的无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内心的孤独。
诗中“青史古人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古人的敬仰
B. 对历史的无奈
C. 对未来的展望
“江静闻山狖”中“山狖”指的是什么?
A. 山中的猕猴
B. 山中的鸟
C. 山中的风
诗中表达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对历史的感慨
C. 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