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9:19
未觉雁鸣秋。已惹乡愁。
斜风细雨过危楼。
极目山川无限意,故国神游。
壮志未曾休。事业何酬。
笃行实践苦思筹。
两鬓不辞添白发,誓复神州。
在不知不觉中,听到了大雁的鸣叫,秋天已经来临,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
细雨伴着斜风,轻轻拂过高耸的楼阁。
极目远望,山川壮丽,心中无限感慨,仿佛在和故国的山河神游。
我心中壮志从未停歇,但事业又能得到什么回报呢?
我坚持实践,苦心思虑,谋划未来。
虽然两鬓已渐添白发,但我决心要为复兴我们的国家而努力。
作者介绍:
陈逸云,近代诗人,常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为题材,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盼。其诗风朴实,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阳明山,正值秋季,诗人身处异乡,心中对故土的思念愈加浓郁。反映了历史背景下的家国情怀与个人理想的结合。
这首《浪淘沙 登阳明山有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引出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对个人理想与家国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未觉雁鸣秋”便是一个引子,雁鸣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着岁月的流逝。接下来的“已惹乡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自然描写上,诗人通过“斜风细雨过危楼”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此时,诗人的目光投向远方,借“极目山川无限意,故国神游”,表达了对故国壮丽山河的向往与幻想,似乎在追忆那些美好时光。
后半部分则转向更为深刻的思考,诗人感慨“壮志未曾休”,尽管事业面临重重困难,诗人依然坚定信念,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努力,“两鬓不辞添白发,誓复神州”,这不仅是对自身理想的坚持,也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展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呈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兼具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是一首充满力量的现代诗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展现出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的统一,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冀与决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雁鸣”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来临
C. 冬天的寒冷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忘记故乡
B. 深切思念
C. 无所谓
诗中“事业何酬”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态度?
A. 满怀信心
B. 迷茫与无奈
C. 决心放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