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5:00
浪淘沙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挨过一春愁。莫便归休。
伯通草屋巷西头。
似尔双飞来赁庑,我亦温柔。
独自上帘钩。
残照当楼。
年年离别在清秋。
菡萏花时添一闰,一倍勾留。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一春的愁苦后,不愿意回家休息的心情。西头的草屋旁,似乎有双双飞来的燕子,我的心情也显得温柔。独自一人挂起帘子,夕阳的余晖洒在楼上。每年在清秋时节都要经历离别,而在荷花盛开的季节又多了一次闰月,这种愁苦更是加倍。
本诗中提到的“年年离别在清秋”,可以理解为对人生离别的感慨。清秋是一个象征孤独和思念的季节,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反映了人们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
樊增祥(?-?),清代诗人,其诗词多描写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他的作品在清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个人的经历有关,表达了他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在清代,社会动荡,离别成为常态,作者通过这首词寄托了对人生的思考。
《浪淘沙》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的愁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词在形式上采用了词的结构,韵律流畅,词句优美,给人一种温柔而又深邃的感受。开篇的“挨过一春愁”便直入主题,表达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愁苦,心中难以释怀的情感。接着,作者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草屋、双飞的燕子、夕阳的残照,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词的最后,作者用“菡萏花时添一闰”来强调离别的苦涩,再次呼应了整首词的主题。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草屋、燕子、荷花等意象均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离别的无奈。通过这些意象,作者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变迁的深思,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围绕着离别、愁苦与对时光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伯通”指的是什么?
A. 人物
B. 地点
C. 物品
D. 事件
“菡萏花时添一闰”中的“闰”是什么意思?
A. 春天
B. 多余的时间
C. 夏天
D. 冬天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苦与离别
C. 希望
D. 满足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樊增祥的《浪淘沙》在意境上更为悲伤,李清照的词则更多地表现对爱情的追忆与向往。两者都体现了对时间和人生的感慨,但角度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以上内容为《浪淘沙》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