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1:3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1:30:07
卢姬少小魏王家,
绿鬓红唇桃李花。
魏王绮楼十二重,
水晶帘箔绣芙蓉。
白玉栏干金作柱,
楼上朝朝学歌舞。
前堂后堂罗袖人,
南窗北窗花发春。
翠幌珠帘斗丝管,
一弹一奏云欲断。
君王日晚下朝归,
鸣环佩玉生光辉。
人生今日得娇贵,
谁道卢姬身细微。
卢姬小时候在魏王家中长大,
她的绿鬓红唇如桃李花般娇艳。
魏王的华丽楼阁有十二层,
水晶帘和绣着芙蓉的帷幕相映成趣。
白玉的栏杆和金柱装饰着楼阁,
每天在楼上学习歌舞。
前堂后堂满是衣袖飘动的人,
南窗北窗的花儿恰逢春天盛开。
翠色的幌子和珠帘下丝管相斗,
一弹一奏让人如同要断了云彩。
君王在黄昏下朝归来,
佩玉的环声响起,生辉映照。
人生在此刻得到如此娇贵,
谁又说卢姬的身影是细微的呢?
《卢姬篇》以卢姬的美貌和魏王的奢华生活为题材,勾画出一幅富丽堂皇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卢姬如花般的青春和美丽,尤其是她在魏王家中所享受的生活。诗中“水晶帘箔绣芙蓉”的描写,不仅体现了环境的华丽,更突显了卢姬的娇美。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繁华的王宫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欢乐的歌舞。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描写君王的归来,强化了权力与美的交织关系。君王的出现使得卢姬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诗人对其的赞美不仅在于其外貌,更在于她在权力中心的存在感与价值。最后一句“谁道卢姬身细微”,更是将卢姬的美丽与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反映了人们对美与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美人与权力的关系,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权力的依附,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人文气息。
诗词测试:
卢姬的家是在什么地方?
诗中提到的“水晶帘箔绣芙蓉”是描述什么?
最后一句“谁道卢姬身细微”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