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1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15:30
临江仙
作者:史承豫 〔清代〕
天上碧云凝薄暮,人间又近秋期。
轻衾小簟独眠时,暗蛩惊好梦,凉叶坠相思。
瞥见一钩新月影,夜分犹照罗帏。
金波如水漏声迟。
倾城消息杳,愁谱玉参差。
天上的碧云在薄暮时分静静凝聚,人间又近了秋天。
在轻薄的被褥和小席上独自入睡,暗夜中的蝉鸣惊扰了我的美梦,凉飕飕的落叶让我思念的人更加难以忘怀。
忽然看到一弯新月的影子,夜深时依然照耀着罗帏。
金色的波光如水般缓缓流淌,漏声显得格外迟缓。
城中消息杳然无踪,愁绪交织成了玉石般的参差。
作者介绍: 史承豫(约1640年-约1710年),字子硕,号南山,清代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临江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稳定交替的时期,诗人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的孤独与思念。
《临江仙》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诗人在描绘秋天的同时,融合了个人情感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开篇以“天上碧云凝薄暮”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而又略显凝重的氛围中,仿佛在描绘一个即将来临的秋季。诗人通过“轻衾小簟独眠时”展示了孤独的内心世界,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接着,蝉声与落叶的意象交织,令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与思念的愁苦。这种孤独感在“倾城消息杳”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与期待。诗的结尾,金波与月影的描写,既是自然的美景,也是情感的寄托,让人感受到一种凄美而又温柔的情绪。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刻,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对比,展示了秋天的美丽与孤独,使人感同身受。通过夜晚的宁静与思念的愁苦,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情感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于秋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孤独、思念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和谐统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上碧云凝薄暮”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诗人通过“倾城消息杳”表达了什么情感?
“凉叶坠相思”中的“凉叶”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思念之情,但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摹,而史承豫则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一种更加宽广的情感视野。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均能引发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