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霜天晓角》

时间: 2025-04-27 17:08:35

诗句

烟花露竹。

小小云峰矗。

好买谢公双屐,来往南塘曲。

花茵红几簇。

新荑相映绿。

拼得玉山倾倒,便稳卧、罗浮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8:35

原文展示

霜天晓角
作者: 陆求可 〔清代〕

烟花露竹。小小云峰矗。
好买谢公双屐,来往南塘曲。
花茵红几簇。新荑相映绿。
拼得玉山倾倒,便稳卧罗浮麓。

白话文翻译

在霜天的清晨,烟花映照着露珠点缀的竹林,
小小的云峰耸立在远处。
真想买一双谢公的木屐,来往于南塘的曲水之上。
花丛中红花簇拥着,嫩绿的新芽相映成趣。
如果能够将玉山倾倒,便能稳稳地卧在罗浮山的山麓。

注释

  • 烟花露竹:指的是清晨的烟雾和竹林上的露珠,描绘出清新怡人的景象。
  • 小小云峰:形容远处的山峰,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 谢公双屐:谢公指的是谢道韫,双屐是她常穿的木屐,象征着轻松自在的游玩。
  • 南塘曲:指的是南塘附近的水曲,寓意宁静的游乐场所。
  • 花茵红几簇:形容花丛中红花成簇,生机盎然。
  • 新荑相映绿:新芽与绿草相互映衬,象征春天的生机。
  • 玉山倾倒:玉山指的是美丽的山脉,倾倒象征着壮丽的景观。
  • 罗浮麓:罗浮山的山脚,意象着安静的栖息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字君岳,号松隐,晚号雪庐。陆求可在诗歌创作上受到唐宋诗人的影响,常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霜天晓角》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陆求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霜天晓角》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时分的宁静与美丽。开篇的“烟花露竹”便以生动的意象引入,仿佛让人置身于清晨的竹林中,感受到露珠的清新与宁静。接着,诗人以“小小云峰”形容远处的山峰,表现出一种轻盈与遥远的美感。

诗中的“好买谢公双屐”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谢公的木屐象征着一种轻松的游览方式,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的向往。后面的“花茵红几簇”和“新荑相映绿”则通过鲜艳的色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传达出春天的活力,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最后,诗人以“拼得玉山倾倒,便稳卧罗浮麓”总结,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花露竹:清晨烟雾与露珠装点的竹林,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 小小云峰矗:远处小巧的山峰巍峨耸立,渲染出一种宁静与遥远之感。
  • 好买谢公双屐,来往南塘曲:诗人渴望轻松自在地游玩于南塘的曲水之间,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花茵红几簇,新荑相映绿:花丛中的红花与嫩绿的新芽相互映衬,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拼得玉山倾倒,便稳卧罗浮麓:如果能够将美丽的玉山倾倒,便能安稳地栖息在罗浮山的山脚,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花露竹”,将自然景象比喻为一种美丽的画面。
  • 对仗:如“花茵红几簇,新荑相映绿”,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生动的描写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全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感悟。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蕴含着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花:象征着美丽与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象。
  • 露竹:显示出清晨的清新与宁静。
  • 云峰:代表着高远与理想。
  • 双屐:象征着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
  • 花茵:生机与活力的象征。
  • 玉山:美丽与理想的象征。
  • 罗浮麓:安静与归宿感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霜天晓角》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陆求可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谢公双屐”指的是谁穿的木屐?

    • A. 白居易
    • B. 谢道韫
    • C. 李清照
    • D. 杜甫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爱情的渴望
    • B. 对自然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 C. 对战争的反思
    • D.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与《霜天晓角》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前者更侧重于晨曦的宁静与内心的感受,后者则通过丰富的意象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手法与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陆求可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相关查询

幽州秋日听王昭仪琴 幽州会同馆 幽州除夜醉歌 幽州除夜 幽州城南江乡园 永安宫 瀛国公入西域为僧号木波讲师 阴山观猎和赵待制回文 易水 夷山醉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匹马当先 非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日杒月减 可圈可点 掠卖华工 气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定苗 炎凉世态 伛兜 逸结尾的成语 波光粼粼 包含功的成语 包含顾的词语有哪些 山茗 烟雾尘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