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10:5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0:55:07
酬梦得早秋夜对月见寄
白居易 〔唐代〕
吾衰寡情趣,君病懒经过。
其奈西楼上,新秋明月何。
庭芜凄白露,池色澹金波。
况是初长夜,东城砧杵多。
我已衰老,情趣渐少,而你又因病懒于相聚。
可惜的是在西楼上,新秋的明月照耀着。
庭院中的草木在白露中凋零,池水的颜色如金波般淡淡。
更何况现在是漫长的初秋夜,东城的砧声和杵声此起彼伏。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百态和人情世态。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他对社会的关心以及对人生的深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秋季,诗人通过对月亮的凝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感慨自己衰老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渗透着浓厚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酬梦得早秋夜对月见寄》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白居易对秋夜明月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吾衰寡情趣,君病懒经过”,直接表露出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情趣减退的无奈,以及对友人因病而未能相聚的惋惜。接着,诗人转而描绘眼前的景象:新秋的明月照耀着西楼,庭院中的草木因露水而凋零,池水如金波般淡淡。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况是初长夜,东城砧杵多”一句,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初秋的漫长夜晚,东城的生活声响不断,却无法填补诗人内心的空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深刻的孤独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自己因为什么原因情趣减少?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东城砧杵多”中提到的砧杵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