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2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26:58
疏影
作者:冯煦 〔清代〕
罗衣乍索。有暮愁几许,常负游历。一舸来时,云叶吹凉,湖阴自起渔笛。香红不断微波远,但望极江南江北。早片蓑约去菭矶,更压冷烟荒碧。犹记菰浦倦梦,暝香澹似雨,飞上词笔。却怨西风,十载飘零,此意浑如残菂。何时一问鸥边路,怕落尽渐成秋色。恁朗吟夜壑归来,忍说那人消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夕阳西下时的忧愁与思念。诗人在湖边,衣袂飘动,感受到暮色的愁绪,常常遗憾自己未能游历更多的风光。一只小船驶来,凉风袭面,湖边的渔笛声响起,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感受。波光粼粼中,江南江北的景色尽收眼底。早晨时分,穿着蓑衣的渔夫在菭矶(指水边的芦苇荡)划着船,远处的烟雾缭绕,景色显得荒凉而苍翠。诗人回忆起在菰浦的倦梦,夜晚的香气如同细雨般轻柔,仿佛要飞入他的词笔中。然而,诗人怨恨着西风,十年的漂泊让他心如残菂,感慨万千。什么时候能够在海鸥边询问旧路,怕是已经落尽,渐渐成了秋色。即使朗声吟唱归来,也不忍提起那个人的消息。
作者介绍:冯煦,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清代,那个时代诗人们常常在游历中感受生活的苦乐,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罗衣乍索”便营造了一个轻盈却略显忧伤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将这种情感深化。诗中描绘了湖边的渔船、凉风、渔笛声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愁绪。
“香红不断微波远,但望极江南江北”一句,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宽广与诗人心中的渴望,寓意着他对游历的向往和对美好景色的追求。接下来“犹记菰浦倦梦”,则是诗人对往日的追忆,那些美好而又遥远的时光如同梦境般缥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却怨西风,十载飘零”中达到了高潮,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人生的漂泊与无常,情绪愈加沉重。结尾的“忍说那人消息”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顶点,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罗衣乍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激动
D. 平静
“何时一问鸥边路”中,鸥边路指的是什么?
A. 归乡的路
B. 漂泊的路
C. 渔船的路
D. 梦中的路
诗中“却怨西风”体现了作者对什么的感受?
A. 时光的珍贵
B. 自然的美丽
C. 人生的无常
D. 友谊的长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