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3:43
灵光留独。记才经劫火,一洗浇俗。往日亭台,讲舍新移,老圃劳它重筑。飘零我是无家客,幸庇厦何妨茅屋。待殿春花事阑时,分取半弓莳菊。连岁吴陵小住,长镵躬托命,园蓛自剧。欲乞淮王,残药分尝,安得刀圭盈掬。江南烽火连天地,已历遍羊肠九曲。知何时真息劳踪,笑问平安修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灵光留存,回忆起曾经历的劫难,洗净了世俗的纷扰。往日的亭台已经重新安置,老旧的园圃也被重新修葺。我如同无家之客,幸好有庇护,茅屋也能安身。等待春天花事结束时,分取半弓莳菊的乐趣。过去几年在吴陵小住,辛勤耕作,园中自得其乐。想向淮王求助,分尝残药,何以得刀圭的丰盈。江南的烽火连绵,已走遍了羊肠小道。何时才能真正摆脱劳碌,笑问平安的修竹。
作者介绍:翁瑞恩,清代诗人,其诗风既有传统的古典韵味,又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索,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反映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过去的追忆。
《疏影》是一首表达个人经历与情感的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安宁的向往。诗中,诗人用“灵光留独”作为开篇,立刻引入了孤独与思考的主题,暗示着内心的复杂情感。接下来,诗人回忆起曾经历的磨难与灾难,通过“劫火”这一意象,展现了他对世俗的厌倦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中对自然的描写,如“老圃劳它重筑”,既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也反映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在无家可归的境遇中,诗人自得其乐,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对未来的期待更是通过“待殿春花事阑时”而表达,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过往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对生活的热爱。在坎坷的生命旅程中,诗人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核心在于对生活的反思与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旅程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光”是象征什么?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江南烽火连天地”中的“烽火”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