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18
答裴相公乞鹤
警露声音好,冲天相貌殊。
终宜向辽廓,不称在泥涂。
白首劳为伴,朱门幸见呼。
不知疏野性,解爱凤池无。
这首诗表达了对鹤的向往。鹤的叫声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格外动听,它的形象高洁而独特。诗人认为,鹤应该在辽阔的天空中翱翔,而不应被困于泥泞之中。诗人已是白头,陪伴着他的人生也不再容易,偶尔在权贵的门前被呼唤,似乎是一种幸运。然而,他自知与那种豪华的生活格格不入,心中更向往那自由自在的野外生活,渴望与凤池的鹤为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关注民生疾苦,提倡以民为本。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白居易的晚年。他在政治上经历了一些波折,心中对自由和理想生活的渴望愈发强烈。这首诗体现了他对鹤这种高洁象征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这首诗以鹤作为主旨,借鹤的高洁和自由来表达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警露声音好,冲天相貌殊”两句生动描绘了鹤的美丽与优雅,展现了宁静而清新的自然景象。接下来的“终宜向辽廓,不称在泥涂”则体现了诗人对鹤自由生活的向往,反衬出他自身被困于世俗泥沼的无奈。
白居易在诗中也表现出对自己老去的感慨,“白首劳为伴”不仅指岁月的流逝,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尽管“朱门幸见呼”,他也清楚这种权贵生活并不适合自己,心中更加向往的是“疏野性”,这反映了他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鹤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矛盾,既有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反思。诗中蕴含的深情厚意,使得这首诗在唐诗中独树一帜,耐人寻味。
整首诗通过鹤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诗中提到的“朱门”指代什么?
A. 自然环境
B. 富贵人家
C. 贫穷家庭
D. 学校
诗人对鹤的态度是?
A. 否定
B. 向往
C. 冷漠
D. 嫉妒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友谊
B. 自然
C.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D. 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