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1:5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1:56:56
双石
作者: 白居易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这两块苍凉的石头形状奇怪且丑陋,
在日常中没什么用,时人对此不屑一顾。
它们从混沌的胚胎开始生成,
出自洞庭湖的水滨。
经过万古的洗礼,今天终于落入我的手中。
我把它们担回城里,洗去泥土的污垢。
石头上有深深的黑色烟痕,
青苔缠绕得很厚。
老龙蜷缩在上面,古剑插在前面。
我忽然觉得它们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不似人间的物品。
一块可以支撑我的琴,
一块可以装我的酒。
这石头高耸数尺,凹陷的地方可容一斗水。
五弦琴倚靠在它的左边,一杯酒放在它的右边。
洼樽里酒未喝尽,玉山已颓废已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
物品都有各自的归属。
渐渐地,我害怕年轻的场合,
不再容得我这个白发老者。
我回头问这双石,能否陪伴我到老?
石头虽然不能言语,却允许我把它们视为三位好友。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闻名。其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尤其以长诗和讽刺诗见长。
创作背景:
《双石》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通过描写看似平常的石头,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思考。
《双石》是一首通过描绘两块石头而引发的哲思之作。诗人将石头视为朋友,象征着自然界中那些被忽视的物品,其实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和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石头的外貌与人们的偏见,反映出一种对社会常态的反思;而随着诗的深入,石头被赋予了更多情感和价值,成为诗人晚年生活的陪伴者。
在形式上,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使得石头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情感的寄托。诗中提到“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通过形象的描绘,使石头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这种将无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的手法,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整首诗语调平和,情感细腻,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孤独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思考。白居易通过对双石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友情的珍视,既是一种自我反省,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深情告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反思。白居易通过双石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双石》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苍然两片石”主要描述了什么?
A. 美丽的石头
B. 奇怪且丑陋的石头
C. 大海的波涛
D. 高山的雪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中“支吾琴”指的是什么?
A. 供养
B. 支撑
C. 借用
D. 装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