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毛宣尉蓬莱阁韵》

时间: 2025-05-21 10:06:40

诗句

杰阁挥飞翠霭间,蓬莱元不在人寰。

绿围城郭千村水,青逼帘栊四面山。

华表鹤归辽海远,高台凤去夕阳间。

我来倚遍阑干月,云锁重门夜不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0:06:40

原文展示:

杰阁挥飞翠霭间,蓬莱元不在人寰。
绿围城郭千村水,青逼帘栊四面山。
华表鹤归辽海远,高台凤去夕阳间。
我来倚遍阑干月,云锁重门夜不关。


白话文翻译:

这座高阁在翠绿的云雾间飞舞,蓬莱仙境本不在人间。
绿水环绕着千村的城堡,青山逼近了窗帘四周。
华表上的仙鹤飞往辽阔的海面,凤鸟在高台上飞回落日之间。
我在这明月下倚靠着栏杆,云雾锁住了重重的门,夜晚依然没有关闭。


注释:

字词注释:

  • 杰阁:高楼阁,指的是高耸的建筑。
  • 飞翠霭:翠绿的云雾,形容阁楼在云霭中若隐若现。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境地。
  • 城郭:城墙和城池,指人类的居住环境。
  • 华表:古代祭祀用的柱子,象征仙人。
  • :长寿和高洁的象征。
  • 高台:高耸的平台,常用于观景。
  • 阑干:栏杆,指高阁的护栏。

典故解析:

  • 蓬莱:源于道教文化,代表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鹤归辽海:鹤常被视为长寿和高雅的象征,归海远去暗示着对自由和归属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约1090—1161),字子韶,号小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高远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庚对蓬莱阁的游览之时,表达了他对自然与理想境界的向往。蓬莱阁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常常出现在诗人笔下,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和毛宣尉蓬莱阁韵》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诗中通过描绘高阁、翠霭、湖水和远山,营造出一种清幽、恬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开篇的“杰阁挥飞翠霭间”不仅描绘了蓬莱阁的雄伟壮丽,还暗示着诗人心中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

接着,诗中提到“蓬莱元不在人寰”,表达了对蓬莱这一理想之地的向往,仿佛蓬莱并不在现实的尘世中,而是一个无法触及的幻影。接下来的“绿围城郭千村水,青逼帘栊四面山”,则通过对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表现出一种和谐美好、令人向往的生活图景。

最后两句“我来倚遍阑干月,云锁重门夜不关”,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凭栏而望的情景,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以清新、高远的意境,带给读者一种超脱的美好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杰阁挥飞翠霭间:高阁在翠绿的云雾中飞扬,给人以飘渺之感。
  2. 蓬莱元不在人寰:蓬莱仙境本不在尘世,暗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3. 绿围城郭千村水:绿色的水环绕着千村,描绘出自然与人居的和谐。
  4. 青逼帘栊四面山:青山环绕窗帘,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5. 华表鹤归辽海远:鹤飞向辽阔的海面,象征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精神。
  6. 高台凤去夕阳间:凤鸟在夕阳下飞去,意象优美且富有诗意。
  7. 我来倚遍阑干月:诗人倚靠栏杆,独自欣赏明月,体现孤独与思考。
  8. 云锁重门夜不关:云雾锁住了门,夜里却不关,象征着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蓬莱元不在人寰”,将理想与现实对比。
  • 拟人:如“华表鹤归”,赋予鹤以人的行为,增加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对仗工整,展现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关系。诗人通过对蓬莱阁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基调,反映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莱:象征理想生活、长生不老的地方。
  • :高洁、长寿的象征。
  • 高台: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翠霭: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杰阁挥飞翠霭间”中,"杰阁"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高楼
    • B. 一块石碑
    • C. 一条河流
  2. 诗中“蓬莱”代表的是什么?

    • A. 现实中的地方
    • B. 理想的境地
    • C. 一种饮食
  3. “高台凤去夕阳间”中,凤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 A. 幸福
    • B. 自由与高贵
    • C. 战争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之涣《登鹳雀楼》
  2. 李白《庐山谣》
  3.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黄庚的这首诗都描绘了高处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理想的追求,但王之涣的作品更加直接、雄壮,黄庚则更显细腻、清幽。

  • 李白《庐山谣》同样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但在意象上更加奔放,情感上更加激昂,与黄庚的温婉细腻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1. 《宋诗概论》
  2.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
  3. 《黄庚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戏题外子写照 暮春二绝句 其二 暮春二绝句 其一 怀玉山西墅 柳花 遣兴 春半 遣兴 春初奉寄海虞山北声九皋上人 春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燕 潼激 青黳 孑然一身 羽字旁的字 覆巢毁卵 瑕砾 蛊道 页字旁的字 包含鹘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航的词语有哪些 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彐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方员可施 轻饶素放 舟字旁的字 包含移的词语有哪些 蒹葭伊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