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5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5:28
昔在少年时,辛勤事诸父。
诸父为桃州,物宜皆可数。
事君勤职贡,采茗先谷雨。
劭农井田桑,科薅重锄斧。
城西大灵祠,措意初似禹。
将通吴境河,身自同豕伍。
期妇来饷时,坛上必鸣鼓。
一为乌所误,愧恨去不睹。
至今存遗堤,五丈立坚土。
正如开轘辕,黄熊惭启姥。
功利欲及民,血食宜簋簠。
祠後有高山,山头多栋宇。
此实诸父为,禾麻可就俯。
岁登有乐事,或亦作歌舞。
赋诗当清明,解禊思洛浦。
其言在黑石,往往被乐府。
于今三十年,追想渐成古。
公将乘朱轮,去问民疾苦。
治术自有具,薄言无所补。
缺将陈迹书,又且剧莽卤。
在我少年时,辛勤地侍奉我的父辈们。
那些父辈在桃州,那里的一切都值得细数。
我为君主尽心尽力,采茶的季节在谷雨时节。
提倡农耕,种植田地与桑树,耕作必不可少。
城西有座大灵祠,刚开始时意气风发如禹王。
将要通往吴国的河流,身如同猪群一般。
期待妻子来送饭时,坛上必定要敲鼓。
一度因乌鸦的误会,愧疚得未能再见。
直到如今仍存遗堤,五丈高的土堤坚固。
就像开启轘辕,黄熊羞愧地启程。
功利应当惠及百姓,血食应当用器皿盛。
祠后有高山,山顶有众多的建筑。
这些都是我父辈所建,禾麻可以俯瞩。
每年都有乐事,或许也可以歌舞。
在清明时节赋诗,解愁于洛浦。
石头上的话,往往被乐府所记录。
三十年过去,回想渐渐成了往事。
您将乘坐朱轮,去询问民众的疾苦。
治术自有其具,空口无凭无所补。
缺乏将陈迹的书籍,且又独自剧烈莽撞。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因其在诗歌上有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好友刘郎中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关心。诗中充满了对社会民生的关切,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送刘郎中知广德军》是一首充满乡愁与对理想社会追求的古诗。诗中通过对往昔少年时光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父辈的尊敬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厚谊。梅尧臣在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谷雨”、“大灵祠”、“高山”等,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业的重视。
诗中不仅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百姓的生活,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是在提到“公将乘朱轮,去问民疾苦”时,诗人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未来紧密相连,展现了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浓厚的乡情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梅尧臣以简练而充满画面感的语言,传达了对历史的追溯和对未来的期盼,让读者在欣赏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深切体验到诗人心中的理想与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民生的关心,表达了理想政治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谷雨”指的是哪一个节气?
诗人对故乡的态度是?
“公将乘朱轮,去问民疾苦”中“朱轮”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