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9:1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9:18:23
高斋复晴景,延眺属清秋。
风物动归思,烟林生远愁。
纷吾自穷海,薄宦此中州。
取路无高足,随波适下流。
岁华空冉冉,心曲且悠悠。
坐惜芳时歇,胡然久滞留。
在高阁上再次看到晴朗的景象,远眺时正值清秋时节。
自然的景色引发了我归乡的思绪,烟雾缭绕的树林中生发出远方的忧愁。
我自认为身处海角天涯,然而在这薄薄的官职中却难以自拔。
无路可走,只能随波逐流,任其漂泊。
岁月在无声中悄然流逝,我的心情也变得悠长而沉重。
坐在这里惋惜美好的时光已然停歇,为何我还在此长久停留?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号高斋,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在唐玄宗时期担任宰相,才华横溢,诗风清新自然,以咏怀、送别、山水等题材见长,作品多表现出政治理想和人生感慨。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张九龄在官场上经历失意之时。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忧愁,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高斋闲望言怀》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抒情诗。诗的开篇“高斋复晴景”,描绘了一个晴朗的秋日,诗人站在高阁上远眺,眼前的美景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接下来的“风物动归思,烟林生远愁”,将景与情巧妙结合,风物的变化引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而烟雾弥漫的树林又增添了几分忧愁。
“纷吾自穷海,薄宦此中州”更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直白抒发,他感到自己身处海角天涯,但在微薄的官职中却无法有所作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油然而生。此时的他已无路可走,只有“随波适下流”,象征着他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最后几句“岁华空冉冉,心曲且悠悠”,感慨岁月的流逝,心情愈发沉重,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内心的情感,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张九龄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归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反思,情感真挚且细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
诗人在哪个季节写了这首诗?
“随波适下流”表达了诗人何种情感?
诗中提到的“高斋”指的是什么?
比较张九龄的《高斋闲望言怀》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但前者更多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忧愁,而后者则是对生活的洒脱与淡然。通过不同的意象与情感表达,展现了不同的抒情风格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