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0:36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的清雅与高洁。竹子在紫色的庭院中低垂,枝叶繁茂,能够抵挡露水。竹子的颜色不会因月光的变化而改变,竹子的声音却能被和煦的春风吹动。高洁的品格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虚心的态度为世人所知。凤凰是美好的象征,竹子就像凤凰一样,既可以欣赏,又能带来祥和的气息,出入之间都有仪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景江,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以清新、高远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常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张九龄在朝廷任职期间,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竹子的高洁品格,表达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
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是一首表现竹子清雅与高洁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竹子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魅力。开头两句“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以“清切”的清澈与“葳蕤”的繁茂,生动描绘了竹子在紫色庭院中的姿态,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接下来的“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则进一步深化了竹子的特质,强调了其在环境变化中的不屈与坚韧。
高节与虚心的结合,则是对理想人格的高度赞美,表现出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谦虚态度的认可。最后一句“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则以凤凰作为象征,将竹子与美好、高贵的意象结合,展现了竹子的独特价值与文化象征。
整首诗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以及对人格理想的追求,是张九龄诗作中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品格和谦虚态度的赞赏,借助自然中竹子的形象,反映出理想人格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凤凰”代表了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