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3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2:53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
作者:张九龄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
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
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这首诗描写了蝉声在夜晚的悠扬,伴随着微风阵阵,透着秋天的气息。诗人幸运地在夜晚聆听到蝉鸣,仿佛是因为饮露而感知的。随着深秋的临近,蝉声显得更加静谧,契合了宁静的夜晚。这声音并不是金光闪闪的装饰,而是散发出清香的自然之声,给人一种简单而美好的感受。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宰相,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文学修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结合为特色。
此诗创作于张九龄寓直时,夜晚聆听蝉鸣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正值深秋,蝉鸣声中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以蝉声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的开头用“蝉嘶玉树枝”描绘了蝉在树上鸣叫的情景,生动而富有画面感。接下来的“向夕惠风吹”则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微风轻拂,仿佛带来了一丝凉意。
“幸入连宵听”一句,诗人自得其乐,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蝉鸣的和谐。随着季节的更替,深秋将至,声音的清静与夜的安详相得益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之美的向往,强调了自然的清新与真实。这种对物质繁华的拒绝,传达出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中的简单美好的追求,以及对深秋时节的感慨。诗人在宁静的夜晚,通过蝉鸣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诗人是谁?
诗中提到的“黄金饰”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蝉嘶玉树枝”中“嘶”字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