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7:27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
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
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
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在华山脚下,万乘的车队经过,千座山岩在云海中耸立。
虽然灵气的居所幽深隐秘,睿智的视野却能瞬间渗透到深邃之处。
日月高悬,神仙仰望着浩荡的大风。
群峰耸立,气势磅礴,正如帝王的车辇。
揆度万物,知晓深邃之处的赞美,铭刻功勋,表明圣主的心意。
这次会面应当陪伴着玉笏前来,向圣上报告成功的消息。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少康,唐代政治家、诗人,曾任宰相,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清正的品德受到后世的推崇。
此诗是张九龄应皇帝之命,途经华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华山壮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前途的美好祝愿。
张九龄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也是一首充满政治气息的作品。诗中以华山的雄伟壮丽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注。开篇“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描绘了华山的高耸与壮阔,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同时,诗人在此环境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宏伟的气势,恰如帝王出巡的盛况。接着,诗人以“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表达了对智慧与深邃的追求,强调眼界与境界的提升。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尤其是最后两句“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不仅展现了对未来的展望,也表达了对国家和皇帝的忠诚。张九龄通过对华山的描写,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华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美好祝愿与对皇帝的忠诚。诗中蕴含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政治家的责任感与历史的使命感。
“万乘华山下”中的“万乘”指的是:
A. 数万辆车
B. 一万块石头
C. 千万的士兵
D. 一万只鸟
诗中提到的“灵居”指的是:
A. 诗人的家
B. 神仙的居所
C. 皇帝的宫殿
D. 书房
诗的最后一句“来此告成功”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恐惧
B. 对成功的期待与报告
C. 对失败的反思
D.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