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早》

时间: 2025-05-01 03:09:16

诗句

闻莺才觉晓,闭户已知晴。

一带窗间月,斜穿枕上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9:16

原文展示:

春早 韦庄 〔唐代〕 闻莺才觉晓,闭户已知晴。 一带窗间月,斜穿枕上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听到黄莺的叫声才意识到天亮了,关上门窗就已经知道外面是晴天。一缕月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在枕头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闻莺:听到黄莺的叫声。
  • 才觉晓:才意识到天亮了。
  • 闭户:关上门窗。
  • 已知晴:已经知道外面是晴天。
  • 一带:一缕。
  • 窗间月:透过窗户的月光。
  • 斜穿:斜斜地照进。
  • 枕上生:照在枕头上。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唐代诗人,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生活细节,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早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的宁静和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当时他可能正处于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早晨。首句“闻莺才觉晓”通过黄莺的叫声引出天亮,暗示了清晨的宁静和生机。次句“闭户已知晴”则通过关上门窗就能感知晴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后两句“一带窗间月,斜穿枕上生”则通过月光的描绘,增添了清晨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清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莺才觉晓”:通过黄莺的叫声引出天亮,暗示了清晨的宁静和生机。
  • “闭户已知晴”:通过关上门窗就能感知晴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
  • “一带窗间月,斜穿枕上生”:通过月光的描绘,增添了清晨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拟人:“闭户已知晴”中的“已知晴”赋予了门窗以人的感知能力。
  • 比喻:“一带窗间月”中的“一带”比喻月光如缕,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早晨,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晨的宁静和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莺:象征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月光:象征清晨的宁静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通过什么动物的叫声引出天亮? A. 黄莺 B. 公鸡 C. 麻雀 D. 燕子
  2. 诗中“闭户已知晴”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天气的预测 B. 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 C. 诗人对生活的厌倦 D. 诗人对晴天的期待
  3. 诗中“一带窗间月”中的“一带”比喻什么? A. 月光如缕 B. 阳光如缕 C. 风如缕 D. 云如缕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 王维《鸟鸣涧》:通过鸟鸣和溪流描绘山间的宁静。

诗词对比:

  • 韦庄《春早》与杜甫《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韦庄的诗更注重个人感受和细腻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韦庄的全部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多首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包括韦庄的诗。

相关查询

探芳信 暮春寄怀四舅氏 探芳信 湖上探梅,追忆君莲,用草窗韵 探芳信 同嘿园丈策六游李氏园。绯杏连林,春韶正丽,裴𧙪花下,倚此赏之 探芳信 探芳信 江村送别 探芳信 重过宝应城北旧居,景物荒寒,泫然欲涕,抚玉田西泠春感韵 探芳信 春饼,和倬盦韵,仍同四声 探芳信(和草窗西湖春感词) 探芳信·庚午清明林子有招飞翠轩看杏花 探芳信 烘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月里嫦娥 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幽蹇 昭昭之宇 己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远虑深谋 同舟之惧 篆香 耍花坛 龠字旁的字 昌云 黄花晚节 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驻命 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