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8:2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27:49
原文展示:
清平乐·莺啼残月 韦庄 〔五代〕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白话文翻译:
黄莺在残月下啼叫,绣阁中的香灯已经熄灭。门外马儿嘶鸣,情郎即将离去,这正是花瓣飘落的季节。她梳妆完毕却不画蛾眉,满含忧愁地独自倚靠在金色的门扉上,去路上的香尘不要打扫,因为打扫了就意味着情郎离去后归来的时间会延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他的诗词多写离别之情和人生感慨,风格婉约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清晨送别情郎的情景,表达了女子对情郎的依恋和不舍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愁绪和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莺啼残月》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送别情郎时的深情和不舍。诗中“莺啼残月”和“落花时节”共同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而“妆成不画蛾眉”和“含愁独倚金扉”则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女子对情郎归来的期盼和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韦庄婉约细腻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期盼。通过描绘女子在清晨送别情郎的情景,表达了女子对情郎的依恋和不舍,以及对情郎归来的期盼和担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莺啼残月”描绘的是什么时间段的景象? A. 清晨 B. 傍晚 C. 夜晚 D. 午后
“妆成不画蛾眉”表达了女子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D. 惊讶
“去路香尘莫扫”中的“香尘”象征什么? A. 情郎的离去 B. 女子的期盼 C. 时光的流逝 D. 清晨的宁静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