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其十》

时间: 2025-07-12 04:37:36

诗句

权臣坐偃月,弃官如飘蓬。

及兹颠沛秋,翻然挺孤忠。

一死未得所,网罗挂秋鸿。

渡淮已不食,蜕槁夷齐风。

何人续迁史,表为节义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4:37:36

原文展示: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其十 林景熙 〔宋代〕 权臣坐偃月,弃官如飘蓬。 及兹颠沛秋,翻然挺孤忠。 一死未得所,网罗挂秋鸿。 渡淮已不食,蜕槁夷齐风。 何人续迁史,表为节义雄。

白话文翻译:

权臣坐在偃月形的椅子上,放弃官职如同飘荡的蓬草。 到了这颠沛流离的秋天,他反而坚定地展现出了孤独的忠诚。 他的死未能得到应有的位置,就像网罗中的秋鸿一样。 渡过淮河后已经不再进食,他的遗体干枯,有着夷齐的风范。 谁来继续编写迁史,将他表为节义的英雄。

注释:

  • 权臣:指掌握大权的官员。
  • 偃月:半月形。
  • 飘蓬:比喻行踪不定,如飘荡的蓬草。
  • 颠沛:困顿,流离失所。
  • 孤忠:孤独而坚定的忠诚。
  • 秋鸿:秋天的雁,比喻遭遇困境的人。
  • 蜕槁:尸体干枯。
  •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古代节义的典范。
  • 迁史:指编纂历史。

诗词背景: 林景熙是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忠诚与节义的赞颂。诗中通过权臣的形象,表达了对忠诚和节义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权臣的形象,展现了在动荡时代中坚守忠诚和节义的艰难。诗中“弃官如飘蓬”和“翻然挺孤忠”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定立场。后文通过“一死未得所”和“网罗挂秋鸿”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最后两句提出了对历史的期待,希望有人能记录下这样的节义英雄,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重视和对英雄的敬仰。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权臣坐在偃月形的椅子上,形象地描绘了权臣的威严和地位。
  • 第二句用“飘蓬”比喻弃官后的无依无靠,形象生动。
  • 第三句至第六句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定和悲剧。
  • 最后两句提出了对历史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节义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弃官如飘蓬”和“网罗挂秋鸿”。
  • 对比:如“弃官如飘蓬”和“翻然挺孤忠”。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在动荡时代中坚守忠诚和节义的英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重视和对英雄的敬仰。

意象分析:

  • 偃月:象征权臣的威严和地位。
  • 飘蓬:象征弃官后的无依无靠。
  • 秋鸿:象征遭遇困境的人。
  • 蜕槁:象征尸体干枯,节义的象征。

互动学习:

  1. 诗中“弃官如飘蓬”中的“飘蓬”比喻什么? A. 权臣的威严 B. 弃官后的无依无靠 C. 秋天的雁 答案:B

  2. 诗中“翻然挺孤忠”表达了什么? A. 权臣的威严 B. 弃官后的无依无靠 C. 在逆境中的坚定立场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达了在逆境中的坚定立场和对国家的忠诚。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林景熙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步虚词 夜飞鹊 夜飞鹊 夜飞鹊 莲池多乌,占树争巢,终夕鸣动。天寒漏永,愁思黯然,和美成解,以纾羁怨 夜飞鹊·西风起矣,残燕如客。追怀昔游,不知涕之沾襟也。和清真韵 夜飞鹊 依清真四声 夜飞鹊 出南郭望西山和清真别情 夜飞鹊 七夕 夜飞鹊(荷花) 夜飞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山长水远 矢字旁的字 东挨西撞 炼焦 海内澹然 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儿童文学 木字旁的字 愤世嫉邪 过厚 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诇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吃语诗 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席上之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