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5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0:49
原文展示:
溪行 林景熙 〔宋代〕
风高馀暑尽,独策兴悠然。 野色延幽步,秋声入暮年。 日斜禽影乱,水落树根悬。 回首故人远,城笳吹夕烟。
白话文翻译:
秋风高扬,残留的暑气消散,我独自策杖,心情悠然。 野外的景色延伸着我的幽静步伐,秋天的声音伴随着我步入暮年。 太阳斜照,鸟儿的影子在地面摇曳,水位下降,树根悬挂在水边。 回首望去,故人已远,城中的笳声在夕阳的烟霭中吹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号霁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此诗创作于宋代末年,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林景熙在秋天的一次溪边漫步时所作,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溪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风高馀暑尽”即点明了时节,秋风高扬,暑气消散,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的“独策兴悠然”表达了诗人独自策杖行走的悠闲心情。中间两句“野色延幽步,秋声入暮年”通过对野色和秋声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氛围和诗人的心境。最后两句“回首故人远,城笳吹夕烟”则通过回首故人和城笳声,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林景熙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溪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风高馀暑尽”中的“馀暑”指的是什么? A. 初秋的暑气 B. 残留的暑气 C. 强烈的暑气 D. 夏天的暑气
诗中“独策兴悠然”中的“独策”指的是什么? A. 独自骑马 B. 独自策杖行走 C. 独自驾车 D. 独自划船
诗中“野色延幽步”中的“延”字的意思是? A. 延长 B. 延伸 C. 延续 D. 延迟
诗中“秋声入暮年”中的“暮年”指的是什么? A. 傍晚 B. 晚年 C. 黄昏 D. 暮色
诗中“回首故人远”中的“故人”指的是什么? A. 旧友 B. 故乡 C. 故事 D. 故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