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摸鱼子 送雷彦正西还,时授恩州卒》

时间: 2025-05-02 20:10:12

诗句

望都门、满山晴雪,葱葱君又西去。

当时汉将征西幕,气压瘴江烟雨。

还自许。

尽虎穴雄深,万里班超举。

燕台再过。

甚牢落高情,霜风偃薄,似*貂裘土。

弦歌事、正尔邯郸故步。

功名从此轩翥。

一麾回首甘陵树,千室正歌来暮。

须记取。

拊麾外催科,未*阳城古。

征鞍莫驻。

趁渭北春天,升堂拜慰,捧檄为亲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10:12

诗词名称: 摸鱼子 送雷彦正西还,时授恩州卒

作者: 王恽 〔元代〕


原文展示:

望都门满山晴雪,葱葱君又西去。
当时汉将征西幕,气压瘴江烟雨。
还自许。尽虎穴雄深,万里班超举。
燕台再过。甚牢落高情,霜风偃薄,似貂裘土。
弦歌事正尔邯郸故步。功名从此轩翥。
一麾回首甘陵树,千室正歌来暮。
须记取。拊麾外催科,未阳城古。
征鞍莫驻。趁渭北春天,升堂拜慰,捧檄为亲舞。


白话文翻译:

望都门外,山上满是晴雪,葱郁的树木中你又要向西去。
当年汉朝的将领们在这里征战西域,气候湿热,烟雾弥漫。
你自己也曾豪情壮志,愿意深入虎穴,像班超那样奋勇前行。
燕台再一次经过这里,情怀依旧高涨,霜风中感觉寒冷,仿佛裘皮的温暖已不再。
歌声和乐器依旧在邯郸的旧地回响,功名从此高飞。
回头一望甘陵的树木,千家万户此时正迎来黄昏的歌唱。
你要记住这一切,赶紧出发去催促前行,不要在未阳城停留。
不要停下征鞍,趁着渭北的春天,登上高堂,拜慰亲友,捧着文书为亲人欢舞。


注释:

  • 望都门:古代城门名,指望都的城门。
  • 气压瘴江烟雨:指湿热的气候和瘴气,说明环境艰苦。
  • 虎穴:比喻危险的地方。
  • 班超:汉代著名将领,曾征西域,意指勇敢和壮志。
  • 燕台:指燕地,古代的一个地名,象征着遥远的地方。
  • 甘陵:地名,回首时看到的树木。
  • 未阳城:古地名,表示征途中的某个地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生于南宋末年,精通诗词,受当时文人风气影响,作品多表现对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王恽送别友人雷彦正西去恩州,反映了他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表达了豪情壮志与人间离别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摸鱼子》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人情味的诗作。诗人在送别友人时,借景抒情,展现了对故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开篇“望都门满山晴雪”,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冬日画面,似乎为即将离别的场景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忧伤。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将视野从美丽的自然景色转向历史的回忆,提到汉将班超,表明了自己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与崇拜。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送别之作,更是对历史的缅怀与反思。诗人通过"霜风偃薄,似貂裘土"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似乎在告诉读者,人生短暂,英雄已去,唯有记取过往。最后“趁渭北春天”的一句,则是对未来的期许,期待在春天的温暖里重聚。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都门满山晴雪:描绘出冬日的宁静与美丽。
  • 葱葱君又西去:表明送别的对象即将离去,情感自然流露。
  • 当时汉将征西幕:引入历史典故,增添厚重感。
  • 气压瘴江烟雨:暗示环境的恶劣,英雄的艰苦。
  • 尽虎穴雄深:强调出征的勇气与豪情。
  • 燕台再过:回忆过去,寄托情感。
  • 霜风偃薄:描绘寒冷,象征离别的凄凉。
  • 功名从此轩翥:表达对功名的追求与理想。
  • 千室正歌来暮:描绘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拊麾外催科:鼓励友人早日出发,展现关心。
  • 征鞍莫驻:激励要勇敢前行,不要停留。
  • 升堂拜慰:希望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再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风偃薄”暗喻凄凉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展现语言的韵律美。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手法,增强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美好,也暗示寒冷与离别。
  • 虎穴:象征艰难与挑战,表现出一种勇气。
  • 燕台:表示遥远与怀念,传递出思乡之情。
  • 霜风:象征离别的凄凉与孤独。
  • 春天:代表希望与重聚的机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哪个?

    • A. 班超
    • B. 曹操
    • C. 诸葛亮
    • D. 项羽
  2. "望都门满山晴雪"中的“晴雪”给人怎样的感觉?

    • A. 凄凉
    • B. 美丽
    • C. 复杂
    • D. 寒冷
  3. 诗人对友人的态度是:

    • A. 不屑
    • B. 关心
    • C. 忽视
    • D. 厌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比较王恽的《摸鱼子》和李白的《送友人》,两者均表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但王恽更注重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而李白则更突出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七年十二日夜登清心阁 王孙游二首 其二 和王应夫见贻六首 别无锡南禅莲老 山居杂诗九十首 送戴才美郎中出使襄汉 寄郑渔仲 送赵添戎还漳州 和茅山张达道二首 和李伯时韵送行七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惟一惟精 一览了然 黯晦消沉 虑周藻密 颖悟绝人 足字旁的字 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通笺 反犬旁的字 削铁无声 門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案甲休兵 死结尾的成语 其貌不扬 垂头拓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