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鹧鸪天·前题》

时间: 2025-05-23 21:02:15

诗句

收拾秋光入画囊。

四山风色动寒芒。

消除尘壒千寻瀑,净洗乾坤满地霜。

情有会,意应忘。

更无人共此清凉。

丹枫占断天涯路,何处江波认故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1:02:15

原文展示:

鹧鸪天·前题
作者: 叶恭绰 〔清代〕

收拾秋光入画囊。
四山风色动寒芒。
消除尘壒千寻瀑,
净洗乾坤满地霜。
情有会,意应忘。
更无人共此清凉。
丹枫占断天涯路,
何处江波认故乡。

白话文翻译:

将秋天的光景收进画囊中,
四周的山色因寒风而摇曳。
消除尘世的烦恼,如同千寻高瀑,
清洗天地,霜满大地。
情感有聚会,意念应当忘却,
更无人共赏这清凉的时光。
丹红的枫树遮断了天涯的路,
何处的江水能让我认回故乡?

注释:

  • 收拾:收集、整理。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画囊:盛装画作的袋子,隐喻将美好景色保存。
  • 寒芒:寒冷的光芒,指秋风中的光影。
  • 尘壒:尘世的烦恼和束缚。
  • 千寻瀑:高悬的瀑布,象征壮观与豪放。
  • 净洗:清洗、净化。
  • 乾坤:天地、宇宙。
  • :秋冬时节的霜冻,象征寒冷。
  • 情有会,意应忘:感情能够相聚,但意念应当放下。
  • 丹枫:红色的枫树,代表秋天的景色。
  • 天涯路:遥远的路,象征离别与思念。
  • 江波:江水的波浪,象征故乡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恭绰(1680-1730),字子韬,号天池,清代诗人。其作品以清丽脱俗著称,擅长山水、咏物、抒情,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鹧鸪天·前题》是一首表现秋季景色与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人以“收拾秋光”开篇,展示了他对美好秋色的珍视与记录。诗中提到的“四山风色动寒芒”,表现出秋天的肃杀与清冷,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消除尘壒千寻瀑,净洗乾坤满地霜”,则以瀑布的壮观与霜的清冷象征了人世间的烦恼与清净,表现出一种渴望超脱的情感。

在表达情感的层面,诗人提到“情有会,意应忘”,展现了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感慨,似乎在说情感的短暂和意念的放下。最后的“丹枫占断天涯路,何处江波认故乡”,则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惆怅。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索,情感细腻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收拾秋光入画囊: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珍视,像是将其装入画囊中保存。
  2. 四山风色动寒芒:山间的景色因秋风而动,呈现出一种凄凉的美。
  3. 消除尘壒千寻瀑:将世间的烦恼比作高悬的瀑布,象征着一种强烈的解脱愿望。
  4. 净洗乾坤满地霜:天地间满是霜冻,象征着秋冬季节的来临与清冷。
  5. 情有会,意应忘:人际之间的情感虽可相聚,但内心的念头应当放下。
  6. 更无人共此清凉:此时此景,只有自己独享清凉,表现出孤独感。
  7. 丹枫占断天涯路:红枫遮断了通往远方的路,暗示着对未来的迷茫。
  8. 何处江波认故乡:在这江水波涛中,何处能让我再次认得故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光比作画作,突出其珍贵。
  • 拟人:山色因风而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情有会,意应忘”,展现了诗的对称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秋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光:象征着美好与短暂,寓意人生的无常。
  • 寒芒:代表了冷清与孤独。
  • 千寻瀑:象征着壮观与解脱的渴望。
  • :象征着秋冬的到来,及生命的凋零。
  • 丹枫:代表秋天的色彩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收拾秋光入画囊”意为: A. 将秋天的光景放入画中
    B. 收藏秋天的美好
    C. 忘记秋天的烦恼
    D. 画出秋天的景色

  2. 诗中的“情有会,意应忘”表达了什么? A. 对人际关系的珍惜
    B. 对感情的漠然
    C. 对情感的剖析
    D. 对孤独的接受

  3. “丹枫占断天涯路”中的“丹枫”象征: A. 冷漠
    B. 美好回忆
    C. 乡愁
    D. 生命的短暂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
  2. 《秋夕》 - 杜甫
  3. 《山居秋暝》 - 王维

诗词对比

  • 叶恭绰的《鹧鸪天·前题》杜甫的《登高》均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前者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更显沉重与感慨。两首诗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研究》 - 张某某
  2. 《古典诗词鉴赏》 - 李某某
  3. 《诗词的美与意》 - 王某某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鹧鸪天·前题》这首诗。

相关查询

虞美人诗 其四 虞美人 己亥除夕花市 虞美人 题余秋室《美人麟镜图》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 庚辰初夏和双照楼 虞美人草 虞美人 其二 虞美人 虞美人 其二 雪中过李太白酒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云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云字成语解析及用法 包含峨的词语有哪些 艳结尾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德字篆书怎么写?这份德字篆书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篆书学习 君子之交淡若水 乙字旁的字 顺过饰非 甘字旁的字 玉杵 砀瑞 简爱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简爱繁体字正确写法 馬字旁的字 李白描写祖国山水的诗_李白山水诗的经典赏析 面字旁的字 饥寒交凑 形容高的字有哪些_带高的汉字大全 满眼 披古通今 即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