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4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43:51
题周著作萃贤亭 蔡襄 〔宋代〕
君家作虚亭,独得江山清。 四向各有适,万趣合自呈。 夜深虫鸟息,渐闻泉石鸣。 日高烟霭去,始见峰峦生。 之人务佳尚,意与贤豪倾。 中盘瀹薇蕨,傍砌颠瓶罂。 毫端潜造物,局上暗投兵。 乐游时景迈,薄宦身事萦。 种花行老色,驯猿无故情。 萧散复后期,外尘殊可轻。
你家建了一座空灵的亭子,独自享有江山的清新。 四面八方各有其宜,万种情趣自然呈现。 夜深了,虫鸟安静下来,渐渐听到泉水和石头的声音。 太阳升起,烟雾散去,才看到山峰的轮廓。 这个人追求高尚的品味,心意与贤士豪杰相通。 盘中煮着薇蕨,旁边堆放着颠倒的瓶罐。 笔端隐藏着造物的奥秘,棋盘上暗中较量。 游乐时时光飞逝,微薄的官职束缚着身心。 种花使颜色老去,驯养的猿猴失去了旧时的情感。 闲散之后又期待未来,外界的尘埃显得格外轻盈。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福建泉州人。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法尤以行书见长,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蔡襄为周著作的萃贤亭所作的题诗。萃贤亭可能是周著作的私人园林中的一座亭子,蔡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萃贤亭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君家作虚亭,独得江山清”一句,直接点明了亭子的位置和特点,即位于自然环境中,享有清新的景色。随后的几句通过对日夜景色的变化,进一步描绘了亭子周围的宁静和美丽。
诗中“之人务佳尚,意与贤豪倾”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味的追求,以及与贤士豪杰相通的情感。而“毫端潜造物,局上暗投兵”则展示了诗人在书法和棋艺上的造诣,以及对智谋的欣赏。
最后几句“乐游时景迈,薄宦身事萦。种花行老色,驯猿无故情。萧散复后期,外尘殊可轻”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萃贤亭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日夜景色的变化,进一步描绘了亭子周围的宁静和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君家作虚亭”中的“虚亭”指的是什么? A. 空灵的亭子 B. 虚构的亭子 C. 空旷的亭子 D. 虚幻的亭子
诗中“夜深虫鸟息,渐闻泉石鸣”描绘的是什么时间段的景色? A. 清晨 B. 夜晚 C. 黄昏 D. 正午
诗中“之人务佳尚,意与贤豪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追求?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权力的追求 C. 对高尚品味的追求 D. 对名利的追求
诗中“毫端潜造物,局上暗投兵”中的“毫端”指的是什么? A. 笔端 B. 刀尖 C. 箭头 D. 针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