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稼村诗帖》

时间: 2025-04-27 05:09:38

诗句

布谷声中雨满篱,催耕不独野人知。

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叱犊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9:38

原文展示:

布谷声中雨满篱,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叱犊时。

白话文翻译:

在布谷鸟的叫声中,雨水洒满了篱笆,催促着耕作不仅仅是农夫知道。扛着锄头不要说春天耕作太早,这正是披着蓑衣吆喝牛犊的时候。

注释:

  • 布谷:布谷鸟,其叫声常被认为是春天耕作的信号。
  • 雨满篱:形容雨水充沛,篱笆都被雨水浸润。
  • 催耕:催促进行耕作。
  • 野人:指农夫。
  • 荷锄:扛着锄头。
  • 春耘:春天的耕作。
  • 披蓑:披着蓑衣,指农夫在雨中劳作。
  • 叱犊:吆喝牛犊,指驱赶牛犊进行耕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书法亦有很高成就。此诗反映了宋代农耕生活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农夫辛勤劳动的同情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农耕时节的景象,通过布谷鸟的叫声和雨水的充沛,表达了春天耕作的紧迫性和农夫的辛勤。诗中流露出对农夫劳作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农耕的生动场景。首句“布谷声中雨满篱”,通过布谷鸟的叫声和雨水的充沛,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和耕作的紧迫感。次句“催耕不独野人知”,强调了耕作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不仅仅是农夫知道,自然界也在催促。后两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叱犊时”,鼓励农夫不要认为春天耕作太早,而是要抓住时机,及时进行耕作。整首诗充满了对农夫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展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布谷鸟的叫声和雨水的充沛,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和耕作的紧迫感。
  • 次句强调了耕作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不仅仅是农夫知道,自然界也在催促。
  • 后两句鼓励农夫不要认为春天耕作太早,而是要抓住时机,及时进行耕作。

修辞手法:

  • 拟人:布谷鸟的叫声被拟人化为催促耕作的信号。
  • 比喻:雨水满篱被比喻为自然界对耕作的催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农夫的辛勤劳动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鼓励人们抓住时机,及时进行耕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布谷声:春天的信号,耕作的催促。
  • 雨满篱:雨水充沛,自然界的催促。
  • 荷锄:农夫的劳作工具,象征辛勤劳动。
  • 披蓑叱犊:农夫在雨中劳作,驱赶牛犊进行耕作,象征农耕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布谷鸟的叫声象征着什么? A. 春天到来 B. 耕作的催促 C. 雨水充沛 D. 农夫的辛勤

  2. 诗中“荷锄莫道春耘早”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春天耕作太早 B. 不要认为春天耕作太早 C. 春天耕作太晚 D. 春天耕作正好

  3. 诗中“披蓑叱犊时”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农夫在雨中劳作 B. 农夫在休息 C. 农夫在吃饭 D. 农夫在聊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描绘春天江边的景色,与蔡襄的诗有相似的自然描写。
  • 黄庭坚《牧童》:通过牧童的形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与蔡襄的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苏轼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自然的美,而蔡襄的诗则更多地关注农耕生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蔡襄诗集》
  • 《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 其二 杂咏 冬夜闻雁有感 纵游深山随所遇记之四首 其二 晓雨初霁 次韵子长题吴太尉云山亭 两日寒雨作雪不成夜忽大雨遂晴 病中自遣 幽事绝句 东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始终若一 银兔符 离本徼末 拿刀动杖 胁从罔治 耒字旁的字 门户开放 糹字旁的字 翁仲 杏林春燕 幾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没落 金字旁的字 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恶紫夺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