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碧峰亭》

时间: 2025-05-23 08:27:31

诗句

虚亭城西隅,开槛俯临北。

青山正相同,万状呈峭格。

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

云石抱幽致,猿鸟自娱适。

上穷林端寺,下见海内国。

贤侯乘閒来,四座揖佳客。

歌吹有怀酌,笔研角文墨。

雄谈连今古,大笑一欢戚。

嗟物亦时遇,旷久兹乃得。

从知闽州图,复记新名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27:31

原文展示:

碧峰亭 蔡襄 〔宋代〕 虚亭城西隅,开槛俯临北。 青山正相同,万状呈峭格。 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 云石抱幽致,猿鸟自娱适。 上穷林端寺,下见海内国。 贤侯乘閒来,四座揖佳客。 歌吹有怀酌,笔研角文墨。 雄谈连今古,大笑一欢戚。 嗟物亦时遇,旷久兹乃得。 从知闽州图,复记新名迹。

白话文翻译:

在城西的角落里,有一座空亭,亭子打开的栏杆面向北方。 青山连绵不断,呈现出各种峻峭的形态。 夕阳映照着紫翠的山色,深春时节山色变幻。 云石环绕着幽静的景致,猿鸟自在地嬉戏。 向上可以穷尽林端上的寺庙,向下可以俯瞰整个国家。 贤能的侯爵闲暇时来此,向四座的佳客致意。 有歌吹助兴,有酒杯相伴,笔砚间流转着文墨。 豪迈的谈论连接古今,大笑间忘却了忧愁。 感叹万物也有时运,长久以来才得以遇见。 从此知晓闽州的图景,再次记录下新的名胜。

注释:

  • 虚亭:空亭,指亭中无人。
  • 开槛:打开的栏杆。
  • 峭格:峻峭的形态。
  • 涵紫翠:映照着紫翠的颜色。
  • 幽致:幽静的景致。
  • 贤侯:贤能的侯爵。
  • 歌吹:歌吹声,指音乐。
  • 笔研:笔砚,指书写工具。
  • 雄谈:豪迈的谈论。
  • 欢戚:欢乐与忧愁。
  • 时遇:时运,机遇。
  • 闽州图:闽州的图景。
  • 名迹:名胜古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福建泉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闽州(今福建)城西的碧峰亭中所见的美景,以及与友人共聚的欢乐时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碧峰亭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聚会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青山正相同,万状呈峭格”一句,用峻峭的形态来形容青山,形象生动。“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则通过色彩的变化,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后文通过对友人聚会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欢乐时光的留恋。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虚亭城西隅,开槛俯临北。——亭子位于城西的角落,栏杆面向北方。
  2. 青山正相同,万状呈峭格。——青山连绵不断,呈现出各种峻峭的形态。
  3. 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夕阳映照着紫翠的山色,深春时节山色变幻。
  4. 云石抱幽致,猿鸟自娱适。——云石环绕着幽静的景致,猿鸟自在地嬉戏。
  5. 上穷林端寺,下见海内国。——向上可以穷尽林端上的寺庙,向下可以俯瞰整个国家。
  6. 贤侯乘閒来,四座揖佳客。——贤能的侯爵闲暇时来此,向四座的佳客致意。
  7. 歌吹有怀酌,笔研角文墨。——有歌吹助兴,有酒杯相伴,笔砚间流转着文墨。
  8. 雄谈连今古,大笑一欢戚。——豪迈的谈论连接古今,大笑间忘却了忧愁。
  9. 嗟物亦时遇,旷久兹乃得。——感叹万物也有时运,长久以来才得以遇见。
  10. 从知闽州图,复记新名迹。——从此知晓闽州的图景,再次记录下新的名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山正相同,万状呈峭格”中的“峭格”比喻青山的峻峭形态。
  • 拟人:如“云石抱幽致”中的“抱”赋予云石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中的“落日”与“深春”,“涵紫翠”与“变颜色”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聚会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着永恒和稳定,也代表着自然的壮丽。
  • 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短暂。
  • 云石:象征着自然的幽静和神秘。
  • 猿鸟:象征着自然的和谐和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山正相同,万状呈峭格”中的“峭格”指的是什么? A. 峻峭的形态 B. 青山的颜色 C. 青山的数量 D. 青山的种类

  2. 诗中“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中的“涵”是什么意思? A. 包含 B. 映照 C. 覆盖 D. 遮挡

  3. 诗中“贤侯乘閒来,四座揖佳客”中的“贤侯”指的是什么? A. 贤能的侯爵 B. 贤能的官员 C. 贤能的文人 D. 贤能的学者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苏轼《题西林壁》与蔡襄《碧峰亭》:两者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但苏轼的诗更多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而蔡襄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蔡襄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歙州妓 风蝉 闻笛 忆山阳二首 宫乌栖 寒塘 花园即事呈常(一作韦中丞) 送陈嘏登第作尉归觐 重游楚国寺 茅山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方之志 泰然处之 文祝延 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酝酿 归心如飞 不仁之器 纸衣 幾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焚枯 蚁徒 母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优柔无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