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3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33:30
原文展示:
秋日登郡楼二首 蔡襄 〔宋代〕
落叶随飞鸟,疏砧答暮蝉。 悠悠戍楼角,悽切万家传。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落叶随着飞鸟飘落,稀疏的砧声回应着傍晚的蝉鸣。 悠长的戍楼角声,凄凉地传遍了千家万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方面有独到之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蔡襄在秋日登上郡楼时所作,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声音,表达了对边疆戍守士兵的同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登楼所见所感为线索,通过落叶、飞鸟、砧声、蝉鸣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悠远的氛围。诗中的“落叶随飞鸟”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而“疏砧答暮蝉”则通过声音的交织,加深了季节的感受和思乡的情感。最后两句“悠悠戍楼角,悽切万家传”,将个人的感受扩展到整个社会,传达了边疆士兵的孤独和凄凉,以及千家万户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秋日登楼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士兵的同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的意象和声音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悠远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疏砧”指的是什么? A. 稀疏的砧声 B. 稀疏的砧石 C. 稀疏的砧板 答案:A
诗中的“暮蝉”象征着什么? A. 季节的变迁 B. 时光的流逝 C. 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答案:C
诗中的“戍楼角声”象征着什么? A. 边疆士兵的孤独 B. 边疆士兵的守望 C. 边疆士兵的孤独和守望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