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43
抱玉归来泪满襟,
世间何许觅知音。
此生虽有噬脐悔,到死终无尝胆心。
伏枥马思云路远,
避钩鱼隐石潭深。
故人若问淞江客,自采芙蓉学楚吟。
我怀抱着美玉归来,泪水湿透了衣襟,
世间何处能够找到知音。
这一生虽有懊悔,却到死也没有勇气去尝试。
伏在马前思念遥远的云路,
避开钩子,鱼隐匿在深潭石下。
如果故人问起淞江的客人,我自采芙蓉来学习楚地的吟唱。
作者介绍:陈允平,生于宋代,具体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孤独、思念与对理想的追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在诗人归乡或思念故人的情境下创作,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人生遗憾的感慨。
《留鹤江有感》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思的诗作。诗人在归来的路上,怀抱着珍贵的情感,泪水浸透了衣襟,表明他对理想和友谊的追求与失落。在诗的开头,诗人通过“泪满襟”展现了内心的深切感受,暗示着他在生活中经历的痛苦与孤独。接下来的“世间何许觅知音”,则体现了对知音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对友谊的追求与理想的希冀。
诗中提到的“噬脐悔”一词,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选择的懊悔,这种情感在诗人心中扎根,直到生命结束时也无法忘怀。接着,诗人通过“伏枥马思云路远”描绘了自己对未来的思考,表明他对理想与目标的向往,但同时也感到无奈与迷惘。
最后两句提及“故人若问淞江客,自采芙蓉学楚吟”,展示了诗人在面对生死与命运时的洒脱与坚韧。他愿意自采芙蓉,用自己的方式去吟唱楚地的诗篇,象征着对生活的坚持与不屈的精神。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对友谊的期盼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强烈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理想与友谊的追求,对人生遗憾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奈。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生活的执着态度。
诗词测试:
“抱玉归来泪满襟”中的“玉”象征什么?
诗中“噬脐悔”意指?
诗人提到的“淞江客”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