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5:14
汉使巾车远,河阳步障陈。
云浮仙石日,霞满蜀江春。
机迥回文巧,绅兼束发新。
若逢楚王贵,不作夜行人。
汉朝的使者乘着巾车远道而来,河阳的步障已经搭建好。
云朵浮动在仙石上,阳光洒下,蜀江的春天被霞光所覆盖。
机巧的文字变化多端,绅士们也纷纷打扮得新颖。
如果能遇到楚王的贵人,我便不再是夜行之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峤,字常侍,号笙歌,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李峤以其优美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尤其擅长古体诗。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锦》作于李峤的盛年时期,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人雅士间的交往频繁,诗人通过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富有生机的春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权贵生活的向往与自我身份的反思。
《锦》是一首典雅而充满画面感的古诗,展现了李峤对春天的赞美及对高贵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汉使远道而来,河阳的步障已搭建,展现了一种严谨而庄重的气氛。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云浮仙石日”和“霞满蜀江春”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机迥回文巧,绅兼束发新”两句,展现了诗人在文辞上的机智与风雅,表达了对文人风度的赞美。而最后一句“若逢楚王贵,不作夜行人”则是对身份与地位的渴望,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对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精妙,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唐代文人所特有的文化气息和审美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象以及对权贵生活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气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峤的《锦》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云浮仙石日”中的“仙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石头
B. 神仙居住的地方
C. 一种装饰品
D. 一种战斗武器
诗中提到的“楚王”指的是:
A. 普通百姓
B. 权贵
C. 阴险之人
D. 农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