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4:57
席
作者: 李峤 〔唐代〕
辟席承宣父,重筵揖戴公。
桂香浮半月,兰气袭回风。
舞拂丹霞上,歌清白雪中。
伫将文绮色,舒卷帝王宫。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诗人为宾客准备了席位,迎接尊贵的客人。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半个月亮的光辉之下,兰草的清香随着回风飘来。舞者在红霞之上翩翩起舞,歌声在洁白的雪中悠扬。诗人静静地欣赏着文采斐然的色彩,希望能在帝王的宫殿中舒展卷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桂”与“兰”都是古代文人所喜爱的花卉,象征着高雅和气质,常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品性。此外,宴会场景在古诗中常常表现出对友人的盛情款待与对文化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峤(约709年-765年),字常之,号青莲,唐代著名诗人,官至礼部侍郎。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某次盛大宴会的场合中写成,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文化和礼仪的重视,以及诗人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
这首《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场高雅的宴会场景,诗人在其中不仅是一位主人,更是一位文化的传播者。诗的前两句通过“辟席承宣父,重筵揖戴公”表现出对来宾的热情欢迎,展现出古代社会对礼仪的重视。而后面的“桂香浮半月,兰气袭回风”则通过自然之美衬托宴会的雅致,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
在舞蹈和歌唱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舞拂丹霞上,歌清白雪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美感,仿佛在描绘一种理想的境界,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听觉上的享受,形成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最后一句“伫将文绮色,舒卷帝王宫”则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文化的力量获得尊重和地位,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绘盛宴的场景,表现出对高雅文化的赞美和对友好关系的珍视,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有哪两种?
A. 玫瑰与百合
B. 桂花与兰草
C. 桃花与梅花
诗人用什么形容舞者的舞姿?
A. 轻盈如燕
B. 舞拂丹霞上
C. 姿态万千
本诗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送别
B. 盛大宴会
C. 春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