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0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07:11
送奉先从军
元好问 〔金朝〕
潦倒书生百战场,
功名都属绣衣郎。
虎头食肉无不可,
鼠目求官空自忙。
卷月清笳渭城晓,
倚天长剑蜀山苍。
习池老去风流减,
醉后扬鞭愧葛疆。
一位潦倒的书生在战场上经历百战,
他的功名全都归于那些穿着绣衣的年轻人。
像老虎一样食肉的生活无可厚非,
而像老鼠那样只求官位却是徒劳自忙。
月光下,清脆的笳声伴着渭城的晨曦,
我倚着天长剑,望着蜀山苍苍。
习惯了池塘的安静,风流韵事渐渐减少,
醉酒之后,我的马鞭轻扬,心中却愧疚于葛优的境地。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叔夜,号雪山,金朝诗人、词人,以诗、词、文名于世。他是金代重要的文化人物,擅长诗歌与散文,作品精致,情感丰富。元好问的作品常展现出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并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时代的风貌。
创作背景:
《送奉先从军》创作于金朝时期,正值金朝与南宋对峙的战乱时代。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战斗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的迷茫与无奈。通过对比潦倒书生与勇猛将士,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慨。
这首诗从潦倒书生的视角出发,揭示了士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开篇即以“潦倒书生”自喻,显示出诗人的无奈与困惑。虽然身处战场,经历百战,然而功名却都归于那些穿着华丽的年轻人,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接下来的几句,以“虎头食肉”和“鼠目求官”作为对比,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生活方式的价值,表现出作者对勇敢与懦弱的深思。尤其是“卷月清笳渭城晓”,通过清晨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思考,与前面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引导读者反思生命的意义。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反思,既有对往昔风流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愧疚,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士人在战乱时代的无奈与抉择,传达出对勇敢与懦弱、功名与生活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潦倒书生”指的是:
A. 成功的士人
B. 生活困顿的读书人
C. 忘却名利的人
“鼠目求官空自忙”中的“鼠目”意指:
A. 高瞻远瞩
B. 目光短浅
C. 有远见
诗人对“绣衣郎”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讽刺
C. 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