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饮酒五首》

时间: 2025-04-27 13:28:29

诗句

西郊一亩宅,闭门秋草深。

床头有新酿,意惬成孤斟。

举杯谢明月,蓬荜肯相临。

愿将万古色,照我万古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8:29

原文展示:

饮酒五首
作者: 元好问

西郊一亩宅,闭门秋草深。
床头有新酿,意惬成孤斟。
举杯谢明月,蓬荜肯相临。
愿将万古色,照我万古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郊一处小宅子里,秋天的草深深地遮挡了门口。他关上门,享受着寂静的环境,床头有刚酿好的酒,心情舒畅地独自斟酒。举杯向明亮的月亮致敬,虽然小屋简陋,但能与明月相伴。我希望将万古的色彩映照在我万古的心中。

注释:

  • 西郊:指西边的郊外。
  • 一亩宅:指一块小的住宅,面积约一亩。
  • 闭门:关上门,表示隐居、不与外界接触。
  • 秋草深:秋天的草长得很深,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 新酿:刚刚酿好的酒。
  • 意惬:心情愉快、满足。
  • 孤斟:独自斟酒,突出孤独的情境。
  • 明月:象征着清亮与清醒的意象。
  • 蓬荜:形容屋子简陋,像蓬草和竹子搭建而成的房屋。
  • 万古色:指宇宙间恒久的色彩和景象。
  • 万古心:指长久以来的心境和情感。

典故解析:

在古代诗词中,饮酒常常与抒发情感、寄托志向相联系。诗人举杯谢明月,表达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感激。这里的“明月”常常被视为文人雅士的象征,象征着高洁、清朗的品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天觉,号饮冰,金朝末期诗人、词人,官至龙图阁学士。他的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个人情感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好问隐居的时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宁静的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西郊一处小宅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诗中所描绘的环境,秋草深深、寂静无声,给人一种清幽而又孤独的感觉。诗人一方面享受着新酿的美酒,另一方面又通过举杯谢明月来寄托自己的心事,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闭门”与“秋草深”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表明了诗人对外界的隔绝,而后者则体现了自然的深邃。此情此景,诗人内心的“意惬”愈发显得珍贵。通过“孤斟”,诗人不仅在品味酒的美味,更在品味人生的孤独与宁静。

最后一句“愿将万古色,照我万古心”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永恒美好事物的向往,希望心灵的深处能与宇宙的美景相通。这种理想的追求,不仅是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郊一亩宅: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环境,突出其简朴生活。
  2. 闭门秋草深:强调诗人闭门不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萧瑟。
  3. 床头有新酿:透露出诗人自得其乐的心态。
  4. 意惬成孤斟:表现诗人即使孤独也能找到自我满足。
  5. 举杯谢明月:象征着对自然的感恩与敬仰。
  6. 蓬荜肯相临:虽房屋简陋,却能与高洁的明月相伴。
  7. 愿将万古色:表达了对恒久美好的追求。
  8. 照我万古心:强调内心的永恒与宇宙的连接。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举杯谢明月,蓬荜肯相临”,形成和谐的对称。
  • 比喻:将万古的色彩与内心相照,表达了深刻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与对永恒美好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自我认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归属感与内心的安宁。
  2. 秋草:代表自然的沉静与时光的流逝。
  3. 明月:象征着清明、高洁的品质。
  4. 新酿:体现对生活小确幸的珍惜。
  5. 万古色:代表永恒的美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个季节的环境中写下这首诗?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举杯谢明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感谢
    • C. 悲伤
    • D. 忧虑
  3. 诗人希望“将万古色”照亮什么?

    • A. 自然
    • B. 未来
    • C. 他人
    • D. 自己的内心

答案:

  1. C. 秋天
  2. B. 感谢
  3. D. 自己的内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和独自饮酒的情感。
  • 王维《鸟鸣涧》:描绘了自然环境与内心宁静的和谐美。

诗词对比:

  • 元好问 vs 李白:元好问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加豪放,注重与自然的互动和对人生的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对比研究》
  • 《元好问传记与作品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愚溪二首 甲寅元月二首 其二 三叠 居厚不果行次韵二首 李文饶一首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怀保宁聪老 村獠 老妓一首 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坐薪悬胆 釒字旁的字 峻清 积病 罴卧 包含扯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腹的成语 单人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榆木脑袋 月异日新 临财不苟 马字旁的字 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恶杀都来 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阿练 新硎初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