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6:0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6:08:22
临江仙·寄德新丈
自笑此身无定在,北州又复南州。
买田何日遂归休。
向来元落落,此去亦悠悠。
赤日黄尘三百里,嵩丘几度登楼。
故人多在玉溪头。
清泉明月晓,高树乱蝉秋。
我自嘲此生无常,身处北方又南游。
不知何日才能归家休息。
早前的岁月恍惚,此去又漫长悠悠。
烈日与黄尘弥漫三百里,
几度登上嵩丘的楼台。
老朋友大多在玉溪的那头。
清澈的泉水和明亮的月光在清晨,
高大的树上鸣叫着蝉声,在秋天显得杂乱无序。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叔震,号山涛,元代诗人、文学家,出生于今河北省。元好问常被视为元代的杰出诗人之一,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善于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色。
这首《临江仙》写于诗人游历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及对故人的思念。诗中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临江仙·寄德新丈》是元好问代表作之一,诗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远的思考。全诗以“自笑”开篇,表明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自嘲,展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北方与南方的变换,象征着他流浪的生涯,凸显出一种对归属感的渴望。
在中间部分,诗人描绘了他在旅途中的感受,赤日与黄尘的对比,展现了艰难旅程的现实。同时,嵩丘的几度登楼,象征着他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故人与清泉明月的意象相结合,透露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流露,传达出一种渴望归隐、重归自然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使得它不仅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种人生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以漂泊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传达出一种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对自然与友情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北州”和“南州”分别象征什么?
A. 家乡与外地
B. 生活的漂泊
C. 朋友的居住地
答案:B
“赤日黄尘三百里”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喜悦
B. 厌倦与疲惫
C. 安宁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清泉明月晓”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A. 友情
B. 自然的美好
C. 生活的喧嚣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