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3:08
秋雨打窗竟夕,黄花欹侧篱根。
九霄云湿带啼痕。黑风下海峤,横扫万家村。
望远登高何处,当年英物桓温。
寄奴戏马民与能。宋明抱朽木,亡国害苍生。
秋雨整夜敲打窗户,黄菊花斜靠在篱笆根下。
高空中的云层湿漉漉的,带着啼叫的痕迹。黑风从海边吹来,横扫了万家村落。
远望高处,那里是什么地方?想当年英俊之士桓温。
寄奴戏马,民众却无能为力。宋明时期执政者抱着腐朽的木头,导致国家灭亡,害苦苍生。
刘季高,现代诗人,专注于古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与历史感悟,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临江仙 其四 壬申重阳》创作于重阳节前后,恰逢秋雨季节,诗人借此自然景象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忧虑。诗中提到的桓温与宋明时期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对国家命运和民众苦难的深切关注。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雨和黄花的场景,引出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开篇通过“秋雨打窗竟夕”,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忧伤。接着,诗人描绘了高空的云层和黑风,以此象征国家的动荡与民众的无奈。
“望远登高何处,当年英物桓温。”这句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叹息,桓温作为东晋时期的英才,却未能挽救国家的命运,反而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无情。随后,诗中提到的“寄奴戏马”则反映了民众的无能与被动,结合“宋明抱朽木,亡国害苍生”更是对历史的深刻警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与对现实的忧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尤其是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与对政治腐败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
A. 玫瑰
B. 菊花
C. 牡丹
“黑风下海峤”中“海峤”指的是什么?
A. 海洋
B. 山峦
C. 峭壁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桓温是哪个朝代的?
A. 汉朝
B. 东晋
C.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