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23:3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23:39:06
原文展示:
呈丘运使三首 赵蕃 〔宋代〕
从士二千里,学诗三十年。 坐穷宁为此,将老岂其然。 耻食陶奴米,羞言夷甫钱。 相逢何用早,契合有忘年。
白话文翻译:
我追随士人远行二千里,学习诗歌已有三十年。 虽然困顿,但宁可如此,难道到了老年就会改变吗? 我羞于食用陶渊明那样的奴隶之米,也不愿提及王夷甫那样的钱财。 我们相逢何必在意年龄的早晚,只要心灵相通,就能忘却岁月的差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是赵蕃呈献给丘运使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清高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追随士人远行二千里,学习诗歌三十年后,面对生活的困顿和岁月的流逝,表达了自己坚守原则、淡泊名利、珍视友情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清高生活的向往。诗中“从士二千里,学诗三十年”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长期钻研,也体现了他的坚韧不拔。而“耻食陶奴米,羞言夷甫钱”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清贫生活的坚守和对金钱的淡泊。最后两句“相逢何用早,契合有忘年”,则表达了作者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强调了心灵的契合胜过岁月的差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赵蕃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A. 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B. 对清高生活的向往 C. 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D. 以上都是
诗中“耻食陶奴米”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对清贫生活的坚守 B. 对奢华生活的向往 C. 对金钱的执着追求 D. 对权力的渴望
诗中“相逢何用早,契合有忘年”一句强调了什么? A. 年龄的重要性 B. 心灵的契合 C. 时间的流逝 D. 金钱的作用
答案: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