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登岳阳楼》

时间: 2025-05-02 11:29:17

诗句

晚风何许递参差,南望令人思九疑。

渺渺烟波莫能极,谁云一苇可杭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29:17

原文展示:

晚风何许递参差,南望令人思九疑。渺渺烟波莫能极,谁云一苇可杭之。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风,为何如此参差不齐地传递着,向南望去,令人思念起九疑山。那茫茫的烟波,无法望到尽头,谁说一根芦苇就能渡过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何许:为何,为什么。
  • 递参差:传递着不整齐、不一致的感觉。
  • 九疑:指九疑山,位于今湖南省宁远县南,传说中舜帝的葬地。
  • 渺渺:遥远而模糊的样子。
  • 烟波:水面上弥漫的雾气。
  • 莫能极:无法到达尽头。
  • 一苇:一根芦苇,比喻极小的船只。
  • 杭:通“航”,渡过。

典故解析:

  • 九疑山:与舜帝的传说相关,常被用作表达对古代圣贤的怀念或对远方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此诗可能是在某个傍晚,作者站在岳阳楼上,远望南方,思念远方或古人,感叹自然的壮阔与人生的渺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登岳阳楼时所作,通过描绘晚风、烟波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晚风和烟波,营造出一种遥远而模糊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的“晚风何许递参差”一句,以晚风的参差不齐传递出作者内心的纷乱和不安。而“南望令人思九疑”则进一步以九疑山为象征,表达了对远方的深切思念。后两句“渺渺烟波莫能极,谁云一苇可杭之”则通过烟波的渺茫和一苇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人生旅途的艰难和不可预测,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风何许递参差”:晚风为何如此不整齐地传递着,形容风的变幻不定,也隐喻作者内心的纷乱。
  • “南望令人思九疑”:向南望去,令人思念起九疑山,表达了对远方的深切思念。
  • “渺渺烟波莫能极”:那茫茫的烟波,无法望到尽头,形容自然的壮阔,也隐喻人生的不可预测。
  • “谁云一苇可杭之”:谁说一根芦苇就能渡过呢?表达了对人生旅途艰难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一苇可杭之”比喻极小的船只,形象地表达了人生旅途的艰难。
  • 拟人:“晚风何许递参差”将晚风拟人化,形容风的变幻不定。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晚风、烟波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风:传递着不整齐、不一致的感觉,隐喻作者内心的纷乱。
  • 烟波:遥远而模糊的样子,形容自然的壮阔,也隐喻人生的不可预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九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座山 C. 一种动物 D. 一种乐器

  2. 诗中的“一苇可杭之”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的“渺渺烟波莫能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B. 对远方的深切思念 C. 对自然的壮阔的赞叹 D. 对人生的旅途的轻松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岳阳楼》:同样是登岳阳楼,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赵蕃的《登岳阳楼》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两者都以岳阳楼为背景,但赵蕃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杜甫全集》:可以对比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了解不同诗人的不同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魏舍人仲甫为蕲州判官 送新除国博徐员外知婺州 题伏龟山北隅 送净道人 和白州钱使君上元夜侍宴 春尽日游后湖赠刘起居(刘时方烧药) 秋日卢龙村舍 送净道人东游 题雷公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杜开头的成语 包含祯的词语有哪些 只身 百约百叛 衣字旁的字 烟火之警 带结尾的成语 麻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琛贡 著有成效 马字旁的字 敏妙 扶植纲常 昼修夜短 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怙终不悔 百世一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