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22:2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2:20:47
原文展示:
立春日呈彦博并帖审知 忆昔少陵身在蜀,遇春曾忆两京梅。 我今久隔乡关念,病后徒惊节物催。 不见过门长者辙,可怜到手故人杯。 长亭与想东征路,柳色青青拂面来。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杜甫当年在蜀地,遇到春天时曾怀念两京的梅花。 我现在长久地隔绝了对家乡的思念,病后只能徒然惊叹节令的更迭。 不见长者来访的痕迹,可怜手中握着的故人酒杯。 想象着东征路上的长亭,柳树的青色轻轻拂过脸庞。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此诗写于立春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节令变化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赵蕃在立春日写给朋友彦博和审知的,通过回忆杜甫在蜀地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节令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杜甫在蜀地怀念两京梅花的回忆,引出了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我今久隔乡关念”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家乡的隔绝和思念之情。后两句通过对长者辙和故人杯的描写,抒发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结尾的长亭和柳色,则象征着离别和旅途,增添了诗的离愁别绪。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杜甫典故的引用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对家乡和故人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杜甫典故的引用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故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节令变化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少陵”指的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D. 白居易
诗中的“两京”指的是哪两座城市? A. 长安和洛阳 B. 北京和南京 C. 杭州和苏州 D. 成都和重庆
诗中“长亭与想东征路”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旅途的期待 C. 对离别的感慨 D. 对战争的忧虑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