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3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32:11
尉佗城外树含烟,
朝汉台荒雉堞连。
寂寂了无兴王气,
累累空有化人眠。
霸图自昔疑开粤,
帝业如今已在燕。
愁杀鹧鸪啼落日,
不知兴废递推迁。
在尉佗城外,树木笼罩在烟雾之中,
荒凉的朝汉台上,残破的雉堞相连。
寂静无声,已无兴旺的王气,
空有许多化为尘埃的人的安眠。
昔日的霸业似乎在粤地开创,
如今的帝业却已在燕地。
令人愁苦的是鹧鸪在落日下哀鸣,
不知道兴盛和衰败是怎样交替推移的。
林冕,明代诗人,字季子,号穀臣,晚号云庵。林冕在文学上以诗词见长,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反思与社会的关切。
《秋杪登朝汉台》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历史更替之际,诗人通过对古迹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慨,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开篇描写尉佗城外的景象,树木在烟雾笼罩下显得格外朦胧,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暗示着过往的辉煌已不复存在。接着,诗人提到朝汉台的荒废,进一步强化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失落感。
中间几句提到“霸图”和“帝业”,则揭示了历史的沉浮与权力的更替。诗人用粤与燕两个地名的对比,表现了南北朝代更迭的历史变迁,深刻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最后以鹧鸪的哀鸣结束,带有强烈的忧伤与无奈,增强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
从修辞手法上看,诗中使用了许多对仗和意象,如“树含烟”和“雉堞连”,形成了良好的音韵美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整首诗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历史更替的深切感慨,表达了对曾经繁荣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具有浓厚的历史反思与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朝汉台”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明朝
“愁杀鹧鸪啼落日”中的“落日”象征着什么?
A. 新的开始
B. 结束与衰退
C. 战争
D. 自然美
“累累空有化人眠”中的“化人眠”意指什么?
A. 人的死亡
B. 人的繁荣
C. 人的安眠与遗忘
D. 人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