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四年春》

时间: 2025-05-01 18:15:45

诗句

柳梢黄嫩草芽新,又入开成第四春。

近日放慵多不出,

少年嫌老可相亲。

分司吉傅频过舍,致仕崔卿拟卜邻。

时辈推迁年事到,往还多是白头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5:45

原文展示:

柳梢黄嫩草芽新,又入开成第四春。
近日放慵多不出,少年嫌老可相亲。
分司吉傅频过舍,致仕崔卿拟卜邻。
时辈推迁年事到,往还多是白头人。

白话文翻译:

柳树的梢头新绿,嫩草也开始发芽,春天已经来到了第四个年头。最近懒散不愿出门,年轻人觉得自己已经老了,难以亲近。分司的吉傅常常来我家拜访,而退休的崔卿想要与我作邻居。如今的同辈人,随着岁月的推移,回头往来的人多是白头发的人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柳梢:柳树的顶端,象征春天的来临。
  • 嫩草:新生的草,表示春天的复苏。
  • 放慵:懒散不愿活动。
  • 嫌老:觉得自己老了。
  • 分司:指官职分派或职务管理。
  • 吉傅:是指某个职务的官员。
  • 致仕:指退休,离开官职。
  • 年事到:年岁增长,指年纪越来越大。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及的“吉傅”与“崔卿”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反映了白居易与当时官场人物的交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关注民生的主题而闻名,尤以《琵琶行》和《长恨歌》最为著名。

创作背景:
《四年春》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人生感悟加深之时。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反映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四年春》是一首写春天的诗,表面上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实际上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柳梢”和“嫩草”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传达出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然而,接下来的几句则带有一丝无奈和惆怅。诗人感叹年轻人因岁月的流逝而感到老去,表现了对青春短暂的遗憾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白居易提及了自己的社交圈,分司的吉傅和致仕的崔卿,显现出他对友人交往的重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往来的朋友多是白头人,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老去的不可避免。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受到时光流转中的深刻思考。白居易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出他作为诗人的深邃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梢黄嫩草芽新:描绘春天的生机,柳树的芽黄绿相间,草芽刚刚冒出,象征春天的到来。
  2. 又入开成第四春:暗示时光流逝,春天的轮回,已经是第四个春天,令人感慨。
  3. 近日放慵多不出:表达了一种懒散的态度,可能是对生活的疲惫或对外界的无动于衷。
  4. 少年嫌老可相亲:年轻人感到自己老了,表达了对年龄增长的敏感,反映出一种对时间的焦虑。
  5. 分司吉傅频过舍:提到朋友的来访,表明与外界的联系。
  6. 致仕崔卿拟卜邻:退休的朋友想与自己为邻,显示出对友谊的渴望。
  7. 时辈推迁年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朋友也逐渐变老。
  8. 往还多是白头人:强调了时间的无情,身边的人大多已经白发苍苍,感叹岁月的流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柳梢黄嫩草芽新”与“又入开成第四春”,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春天的生机象征生命的希望与年轻的渴望。
  • 拟人:将春天的景象赋予情感,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人际关系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生命的短暂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出白居易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情的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及生命的复苏,也代表柔韧与生命力。
  • 嫩草:象征年轻与希望,春天的生命力。
  • 白头人: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春天的意象有哪些?
    A) 柳树
    B) 草芽
    C) 雪花
    D) 以上皆是

  2. “往还多是白头人”中“白头人”主要指的是什么?
    A) 年轻人
    B) 年长者
    C) 小孩
    D) 动物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幸福
    B) 无奈与感慨
    C) 兴奋
    D) 绝望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B) 年长者
  3. B) 无奈与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与人生的感慨。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通过草的意象表达离别与思念。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四年春》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前者更强调个人的感受与人际关系,而后者则关注国家的动乱与个人的悲哀,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评传》

相关查询

野步 幽居感怀寄满子权 送朱明之昌叔赴尉山阳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一鎛问耒 庭草 其二 采选示王圣美葛子明 悲秋 山中词 送崔伯易归高邮 终雌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门驸马 恶作 团头聚面 金字旁的字 包含削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朽木粪土 糸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淫智 命在旦夕 横失 拖钩 包含铜的成语 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通悉 妙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