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4:2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4:26:40
作者: 石沆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落日早凉归,看山倚竹扉。
水清仍可鉴,云薄不成衣。
腐草萤低照,疏林鸟乱飞。
平生蓑笠意,不在富春矶。
落日时分,早已感到凉意,归途依山而行,倚靠着竹门。
清澈的水面仍能映出我的身影,薄薄的云层不再像衣裳那样遮挡。
腐烂的草地上,萤火虫微弱的光在闪烁,稀疏的树林中,鸟儿纷纷飞翔。
我一生的追求和意愿,远不在富春江的岸边。
“富春”指富春江,因其美丽的山水而闻名,是许多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地方。诗中的“富春矶”象征着名山大川,代表着一种向往的生活,而诗人却表示真正的意愿并不在此,反映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作者介绍: 石沆,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石沆晚年,可能是在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经过富春江时,感受到身边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然。
这首诗以“落日”开篇,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而清凉的傍晚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内心的宁静。“落日早凉归”,不仅描绘了时节的变化,更暗示了诗人的心境:在日落时分,归家的路途充满了对自然的思考与感悟。接着,水的清澈与云的稀薄象征着一种纯净的心灵状态,反映了诗人对自我和生命的深刻认识。
“腐草萤低照,疏林鸟乱飞”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令人感受到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一句“平生蓑笠意,不在富春矶”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内心对自由和简单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自然的无尽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人在自然的美好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表现出一种洒脱而超然的生活哲学。
诗词测试:
诗中“落日早凉归”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
A. 白天的炎热
B. 傍晚的清凉
C. 夜晚的寒冷
答案: B
诗人对“富春矶”的态度是:
A. 向往
B. 超然
C. 不屑
答案: B
“水清仍可鉴”中的“鉴”指的是什么?
A. 观察
B. 反射
C. 鉴别
答案: B
《山中杂诗》与《无题》的对比:
两首诗均表现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王维的作品更加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而石沆则强调心灵的超然与对名利的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