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行即事》

时间: 2025-07-28 20:42:05

诗句

篮舆破晓入山家,独木桥低小径斜。

屋角尽悬牛蒡菜,篱根多发马兰花。

主人一笑先呼酒,劝客三杯便当茶。

我已经年无此乐,为怜身久在京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42:05

原文展示:

山行即事 高翥 〔宋代〕

篮舆破晓入山家,独木桥低小径斜。 屋角尽悬牛蒡菜,篱根多发马兰花。 主人一笑先呼酒,劝客三杯便当茶。 我已经年无此乐,为怜身久在京华。

白话文翻译:

清晨乘坐篮舆进入山中人家,独木桥低矮,小路斜斜。 屋角挂满了牛蒡菜,篱笆根部开满了马兰花。 主人笑着先招呼喝酒,劝客人三杯酒就当作茶。 我已经多年没有这样的乐趣,因为长期生活在京城。

注释:

  • 篮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类似于轿子。
  • 破晓:天刚亮的时候。
  • 独木桥:用一根木头搭成的简易桥。
  • 牛蒡菜:一种蔬菜,叶子大而粗糙。
  • 马兰花:一种野花,常生长在田野或路边。
  • 京华:指京城,这里指当时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生卒年不详),字九万,号菊涧,南宋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离开京城,回到乡村时所作,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对京城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人家的清晨景象,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淳朴。诗中“篮舆破晓入山家”一句,以“破晓”点明时间,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独木桥低小径斜”则进一步以具体的景物描绘了山中的幽静。后两句通过对屋角牛蒡菜和篱根马兰花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京城生活的厌倦,情感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篮舆破晓入山家:清晨时分,乘坐篮舆进入山中人家,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独木桥低小径斜:独木桥和小径的描写,增加了山中的幽静感。
  3. 屋角尽悬牛蒡菜:屋角的牛蒡菜,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
  4. 篱根多发马兰花:篱笆根部的马兰花,增添了田园的生机。
  5. 主人一笑先呼酒:主人的热情招待,体现了乡村的淳朴。
  6. 劝客三杯便当茶:以酒代茶,展现了乡村的简朴生活方式。
  7. 我已经年无此乐: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8. 为怜身久在京华:对长期生活在京城的厌倦。

修辞手法:

  • 拟人:“主人一笑先呼酒”中的“一笑”赋予了主人亲切的形象。
  • 对比:乡村的宁静与京城的喧嚣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人家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京城生活的厌倦。

意象分析:

  • 篮舆、独木桥、牛蒡菜、马兰花: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展现了田园的宁静与淳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交通工具是? A. 篮舆 B. 马车 C. 轿子 D. 船
  2. 诗中提到的野花是? A. 菊花 B. 马兰花 C. 玫瑰 D. 牡丹
  3. 诗中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京城生活 B. 乡村生活 C. 海边生活 D. 山中生活

答案:

  1. A 篮舆
  2. B 马兰花
  3. B 乡村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自然风光。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高翥的《山行即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自然风光,但高翥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京城生活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高翥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沈仲居进三国志 梦觉 贺新郎(平原纳宠姬,能奏方响,席上有作) 观白鹭洲风涛 九日鄂渚登高楚观分得能字 除夜寄卢菊磵 海棠得无字 呈陈总领五首 其二 贺新郎·弹铗西来路 水龙吟·庆流阅古无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喜的词语有哪些 林结尾的成语 洪名 避妍 在岗 鬥字旁的字 居停主人 韋字旁的字 出众超群 页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缓坡 咬牙恨齿 笔下超生 鳖伏 东冲西撞 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