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4:16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
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月亮升起,照亮了关山,秋风中人们仍未归来。
明亮的月光没有远近之分,乡愁的泪水在书信中分外明显。
一只大雁飞过连绵的营地,厚厚的霜雪覆盖着古老的城池。
胡笳的声音在哪里呢?半夜里传来了边地的哀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戴叔伦,字希声,号悟真,唐代诗人,擅长描写边塞风光与思乡情感。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多次征战,离乡背井的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尤为深刻。诗人以月光、秋风、雁声等自然景象反映了这种情感。
《横吹曲辞·关山月》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士兵的离愁,展现了战乱年代人们对家乡的思念。首联“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开篇即传达出孤独与等待的氛围,月光照耀下的关山显得格外清冷,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接着“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在此,清澈的月光仿佛拉近了诗人与故乡的距离,但乡愁的泪水却依旧在书信中流淌,展现了思乡情怀的深沉与无奈。
中间两句“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通过孤雁的飞过与霜雪的覆盖,进一步加深了孤寂与苍凉的意境。最后一句“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胡笳声声,令人更觉离愁别绪,仿佛能够听到那远方的边地哀鸣,令人心生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深刻表现了在战乱与思乡交织的年代下,人们对家乡深切的怀念与无奈的情感,展现了戴叔伦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人性情感的敏锐捕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战乱年代中人们对归乡的渴望和无奈。诗中透露出一种悲凉而深刻的情感基调,展现了人性的脆弱与坚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月出照关山”中的“月”象征什么?
a) 光明
b) 孤独
c) 思乡
d) 战争
“乡泪半书间”中的“乡泪”指的是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