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5:49
茅针香软渐包茸,
蓬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
杖头高挂小筠笼。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场景。茅草的香软逐渐包裹着茸茸的草木,蓬草的甘酸味道已经染上了红色。孩子们采摘归来,欢声笑语不断,手杖上高高挂着小竹笼。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纯,号云溪,浙江吴兴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田园生活和乡村风情,尤其擅长描绘四季变化和农事活动。
《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描写农田四季景色的诗作,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深刻观察。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耕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在诗中展现了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表达了对劳动和生活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家庭场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快乐。诗的开头以“茅针香软渐包茸”引入,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气息,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接着“蓬甘酸半染红”,不仅表现了自然的丰收,还隐含着生活的甘苦与变化,展现出人们在自然中生活的智慧和乐趣。
“采采归来儿女笑”描绘了孩子们愉快的采摘场景,象征着天真无邪和家庭的温馨。这一幕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家庭的和睦,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幸福的向往。而“杖头高挂小筠笼”则通过细节描写,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一种朴实的生活美。
整首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表达了对自然、劳动和家庭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展示了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场景,传达了对自然、劳动和家庭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风光的赞美。
茅针在诗中象征什么?
“采采归来儿女笑”描绘了什么场景?
诗中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春望》与《四时田园杂兴》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战乱后的忧伤与思考,而范成大的诗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快乐。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但情感基调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