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8:51
枕上闻雪复作,方以为喜,起岩再示新诗,复
三白何忧稼穑艰,天於玉粒未吾悭。
不知夜色明空外,但觉朝寒到梦间。
谁子骑驴吟灞上,何人跋马客蓝关。
争如睡熟蒲团上,静听饥鸦啄屋山。
在枕边听到雪落的声音,我感到心中欢喜,起身再写新诗。
三白(指白米、白面、白糖)何必忧虑农田的艰辛,老天赏赐的玉粒不会让我失望。
不知道外面的夜色是多么明亮,只觉早晨的寒气透入梦中。
谁家的孩子骑着驴在灞水边吟唱,谁又在蓝关踏马而行?
不如在蒲团上安静熟睡,静听饥饿的乌鸦啄食屋檐的声音。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白,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脱俗,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雪天,诗人感受到冬日的宁静与美好,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喜悦。通过对比外界的忙碌与内心的安宁,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以其平淡而生动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深刻的生活哲学。开篇即以“枕上闻雪”引入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表现出一种惬意与宁静的心境。诗中提到“三白”与“玉粒”,是对生活的反思,诗人意识到虽然农耕艰辛,但上天的恩赐总会到来,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夜色与寒气的变化,以及骑驴吟唱与跋马客行的对比,展示出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静听饥鸦啄屋山”则回归到个人的安逸状态,强调了内心的满足与安宁。这种对比与反思,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生活的智慧,既有自然的描写,又有心灵的感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例如“骑驴吟灞上”与“跋马客蓝关”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不同生活状态的对照。
主题思想:整体表达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倡导享受宁静与安逸,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白”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外界的态度是:
最后一句“静听饥鸦啄屋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受。杜甫的诗中强调春雨的滋润与生机,而范成大则通过雪的宁静表达内心的安然,二者在主题上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