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8:10
郗超本绝伦,得意在芳春。
勋业耿家盛,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白皙玉为身。
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度关行且猎,鞍马何躞蹀。
猿啸暮应愁,湖流春好涉。
浔阳水分送,于越山相接。
梅雨细如丝,蒲帆轻似叶。
逢风燕不定,值石波先叠。
楼见远公庐,船经徐稚业。
邑人多秉笔,州吏亦负笈。
村女解收鱼,津童能用楫。
唯我有荆扉,无成未得归。
见君兄弟出,今日自沾衣。
郗超才华横溢,他的得意之处在于那芳春时节。
他的功业光耀门第,风流才子如荀氏家族。
名声如金铸成的赋诗,白皙的肤色宛如美玉。
他辞别天子,手持笏板,乘坐龟车跟随他的老师。
跨过关山出行打猎,马鞍和马蹄声何其轻快。
猿啼声伴着夕阳,湖水流淌春光明媚。
浔阳的水流送走行人,与越山相连。
梅雨如丝般细腻,船帆轻盈似树叶。
遇到风,燕子飞行不定,正遇到石头,波涛先起伏。
远远望见公庐,船儿经过徐稚的住处。
乡里人多拿笔写字,州里的官员也背着书箱。
村里的姑娘收获鱼,渡口的孩子能划船。
唯有我家门前有荆棘,未能成就未能归。
看到你兄弟出门,今日我自沾衣。
作者介绍:李端,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边塞景物和人生感悟,情感真挚而深厚。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端送别友人赴洪州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之情,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前途的思考及对乡土的眷恋。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旅途。开篇即以郗超的才华引入,展现出士子在春天的得意与生机。接着通过对功业和名声的描绘,体现对前途的期待。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景物,如猿啼、湖流、梅雨等,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情感的画面。尤其在表达对离别的愁绪时,诗人以猿啼和湖流相映衬,表现出一种离愁别绪。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未能成就的遗憾与对兄弟的深情,增添了个人情感的厚度。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主题,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身未能成就的惋惜,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郗超”是指哪位人物?
诗中“猿啸暮应愁”表现了什么情感?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情感表达。